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危机的二重性
· 呵护太湖
· 帮扶“春雨”润人心
· 椒江江山种粮大户干劲足
· 以整改实效服务于民
· 九大重点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 慈溪土地流转模式引来关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2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慈溪土地流转模式引来关注
国内著名“三农”专家昨到田头取经
  本报慈溪2月22日电(记者 周松华 慈溪市报道组 赵科 孙云东) 今天,慈溪市的田间地头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近10位全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他们此次是专门来调研慈溪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做法与经验。

  在慈溪桥头镇成达农场,1033亩标准农田上蔬菜长势喜人。农场主杨成达介绍说,这些农田是从数百户农民手上流转过来的,“截至去年底,慈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31.4万亩,占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总面积的58%,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这么多的土地是怎么“流转”起来的?“这都是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功劳。”慈溪市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该市目前在20个乡镇、289个行政村建起了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这样不仅解决了原来土地流转主体脱节、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等弊病,还保证了土地的集中连片,促进了规模经营。

  “当地政府出台了许多保障政策,阿拉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桥头镇丰潭村农民告诉专家,他们将土地“租”出去,不但能收到土地流转费,还能拿到市、镇两级政府发放的补贴。如果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次性“租”出去,还能享受政府给予的每年每亩100元的养老保险补贴。

  目前,慈溪正鼓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用承包经营权,农场主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分别入股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农户不但能拿到流转费,还能根据农场经营情况,享受一定比例的分红,且不需承担经营风险。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慈溪土地流转模式引来关注 2009-2-23 48256F32002924A648257565004346CF[A2-周松华≈A5-赵科等2人≈B1-蒋一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