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财税之窗
3  4  
PDF 版
· 税收优惠催热高新企业技术创新
· 你问我答
· 税法宣传受青睐
· 邻里乐融融
· 委托进口别忘签订代理合同
· 偷鸡反蚀米 害己又害人
· 筑起反腐倡廉“防火墙”
· 《国税指南》真当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筑起反腐倡廉“防火墙”
开化国税实施廉政文化“135”工程
  “莲,因洁而美;人,因廉而正”,“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近日,在开化县国税局机关大楼走廊里,挂满了一幅幅国税干部自己创作的以廉政为内容的书法、绘画、诗歌、摄影作品。这是该局为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创新出台廉政文化“135”工程后所出现的情景。

  一个“故事”在警示

  开化县何田福岭山是二战时期浙皖特委所在地,革命前辈方志敏、粟裕曾留下了足迹,有着深厚的廉政文化底蕴,目前已成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2008年起,开化县国税局也将其奉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当作“135”工程中的“1”,即建立“一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七·一”、“十·一”期间,分批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赶赴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聆听当年的老红军讲述“一块银元的故事”,时刻警示着自己。

  1937年夏季,浙皖特委书记赵礼生得了急性痢疾,常泻不止。中共浙皖特委位于该县何田乡的崇山峻岭之中,当时又在国民党军警一次次的围剿、封锁下,急得大家团团转。掌管财物的小李,报告说:要拿仅剩的一块银元,到县城去为书记抓药。赵礼生书记立即严肃地说:“那块银元,可千万不能动!上月,我们有许多战士因长期啃野菜出现了腹痛、腹泻,无奈之下我到附近老乡家买了粮食,可当时部队没钱,只好向老乡赊欠,保证1个月之内还上。现在这块银元,可要用作还老乡的粮款啊。我的病是小事,只要到山角、沟壑里找点马齿苋、地棉等治泻草药,煎些汤喝一喝就行了。”果真,赵书记在大家帮助下找到一些马齿苋、地棉等草药,煎汤喝了十来天,身体有了好转。为了不失信于民,赵书记拖着羸弱的身体,怀揣那块银元,赶赴老乡家还粮款。不幸的是,赵书记在还款途中被国民党兵发现而被捕,一个月后从容就义。临刑前,刽子手问他有什么遗言,赵书记平静地说:“我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但唯一遗憾的是——我没有把那块银元还给老乡”……

  这个故事,开化国税干部百听不厌,每次都有常听常新的感觉,从中感悟到什么叫“廉洁奉公”,什么是“一心为民”,而一旦面临诱惑,一旦心理不平衡,这个故事就会警示着自己,内心升腾起一道不锈的钢铁防线。

  一个“声音”在提醒

  “记得家里有人等你安全回家,为了个人和家庭的幸福,请保持廉洁!”该局利用移动短信平台,编写了通俗易懂、含义深刻的廉政短信发给每位干部,使警钟长鸣。这是开化县国税局廉政文化“135”工程中的“3”,即“巩固廉政教育阵地、巩固学习教育阵地、巩固廉政文化交流阵地”中,以手机短信形式开展的廉政教育。

  在此基础上,该局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优势,在内部网页上建立廉政专栏和廉政文化网,登载上级各项廉政规定、学习心得、反腐信息、廉政理论调研等专题栏目,为大家提供了学廉论廉平台。组织干部奔赴联系乡贫困户走访慰问,体验民众疾苦。

  笔者在该局曾听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早上,受企业办税员的邀请,税收管理员老王和小张来到开化县康胜化工出口企业辅导业务,由于企业出口退税办税员是新手,业务一时难以掌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就到午餐的时间。老王拿起手机看了看,对企业办税员说:“我们下午再来!”办税员再三盛情留客,他们俩仍婉言谢绝了邀请。过后人们才知道,原来这是老王在看时间时,手机中的促廉短信提醒了他作出“罢宴”的决定。

  一双“眼睛”在监督

  开化县国税局从人大、政协、行政部门、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各界中,邀请二十多位行风特邀监督员,利用一双“眼睛”在八小时内外监督国税干部的“为税廉不廉”,从而实现该局廉政文化“135”工程中的“5”,即“廉政文化宣传新突破、廉政文化理念新突破、廉政文化制度新突破、廉政建设监督新突破、群众满意度新突破”。

  “国税局公开述廉的活动很好,既尊重了纳税人的权利,也促进了国税干部廉洁从税。”不久前,该局税收管理员向纳税人作述廉报告时,一名纳税人代表如是说。这次述廉大会,采取面对面报告、背靠背评议,不仅有本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参加,还有辖区内近200名纳税人代表,20多名来自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行风监督员。税收管理员述职述廉后,由纳税人代表、行风监督员现场对其测评打分。在场的县纪委领导赞扬道:“用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一双双‘眼睛’,督促国税干部廉政勤政,将促进国税机关在执法、服务、廉洁等方面更上一层楼。国税机关的廉政文化建设,确实走在了前头。”

  的确,通过实施廉政文化“135”工程,该局收获了累累硕果——国地税机构分设后,从组织收入不足4000万元到去年1.8亿元,十年翻了两番多;同时,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国税局授予“文明单位”称号;机构分设十多年,未发生一起违法案件;办税服务厅也连续被评为省国税系统优秀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三科被评为衢州市群众满意窗口。(汪开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财税之窗 00015 筑起反腐倡廉“防火墙” 2009-2-20 48256F32002924A64825755F0010D946[B1-顾志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