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鑫磊”自主创新绝处逢生
· 专利权可质押贷款
· 百米喷泉
亮相柯桥
· 我省阴雨天将持续一周
· 浙报集团“全球征集令”应者云集
· 让“第一资源”成为“第一动力”
· 安吉文化惠民工程乐了农民
· 钢铁脊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2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钢铁脊梁
——杭钢集团以学习实践活动推进科学发展纪事

本报记者 邓 崴 袁 艳 张 帆 施晓义 本报通讯员 刘和平
  早春二月,记者来到半山脚下的杭州钢铁集团,只见十里厂区里,一片片迎春花在料峭的春寒中迎风怒放,传递出几分春天的气息。生产线更显勃勃生机:输送带上,来自澳洲、印度的铁矿石川流不息;炼钢炉里,火红的钢水沸腾翻滚;轧钢线上,为适应市场增加生产的钢材新品源源而出……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杭钢集团钢铁主业完成销售8.77亿元,上缴利税4311万元,实现利润1795万元,扭转了去年8月份以来钢铁主业持续亏损的局面。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身处“重灾区”行业的杭钢,取得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杭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云芳告诉记者,过去的一年,集团公司党委及所属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及时研判市场形势,果断调整工作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千方百计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确保了集团公司平稳发展。

  面对危机,党组织就是主心骨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铁市场从连续多年的供不应求急转为供大于求,全国钢铁行业进入全行业亏损。

  危机面前,杭钢的钢铁主业也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亏损。一位老员工对记者说,“我在杭钢40来年,看到过困境,碰到过难关,但像目前这样来势凶猛和幅度之大……应该说从未见过。”

  “能否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是对集团各级党组织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公司党委战斗力的检验。” 童云芳说,针对市场动荡,公司党委及早作出部署,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针对产量越高、亏损越大的情况,公司把工作思路从上半年追求多产快销调整为下半年的降本减亏。

  去年9月以后,公司党委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中,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党组织向广大党员干部详细通报了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动员大家紧急行动起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并且,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逐一解决梳理出来的230个突出问题,做好制度的“废、改、立”。整个企业共废止了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95个。

  为了跟踪研判、快速应对市场走向,公司建立了经营早会制度,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供应、销售、外经贸、生产、财务、技术质量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早上通报上周原燃材料和产品市场变化情况,共同“会诊”市场。

  面对困难,公司党委发动党员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全体党员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广大职工凝心聚力、同舟共济。

  如果说企业是“船”,那么党组织就是“帆”,党员就是“桨”。在克难攻坚的“战场”上,党组织成为杭钢发展的坚强主心骨。

  应对危机,工人争当主力军

  在空前的困难和挑战面前,杭钢1.6万余员工显现出特别顾大局、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主人翁本色。

  炼铁厂1号高炉,炉火正旺。走进主控室,我们看到当班职工正紧张有序地工作,有的手拿对讲机与高炉操作工密切沟通,有的通过电脑下达操作指令,有的在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值班炉长告诉我们,班组正全力通过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来降本增效,热风炉操作工葛荣华为此琢磨出“二烧一送平稳蓄热操作法”,对节约炼铁成本作用显著。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目前该高炉每炼一吨铁可节约焦炭20公斤,每天可降低成本12.8万元,相当于每天为企业节省下一辆小轿车。在刚刚闭幕的杭钢三届五次职代会上,葛荣华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光荣——杭钢集团正式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一先进操作法。

  像这样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杭钢集团今年新确定了11个。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的智慧和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尊重。

  克难攻坚,办法在广大员工之中。杭钢去年下半年开展了“应对危机金点子创意”活动,共收到建言建议上千条,评出“金点子”187个。这些“金点子”已经或正在被应用到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时刻,我看到了杭钢的优良传统在闪光。”转炉炼钢厂炼钢车间乙班4号炉组长、31岁的青工夏官良告诉记者,因为市场需求减少,去年下半年接受的客户订单变小变零碎了,这就需要经常变换工艺流程,调整生产线上的各种装置参数,工作量成倍增加。“但在工资奖金没有明显上浮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叫苦嫌累,因为大家都明白,企业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

  在职代会上,职工代表交上来的提案绝大部分都是围绕企业增强竞争力走出困境这一主题,一份份关于如何降低成本、挖潜增效、开拓市场的提案带着员工对企业和国家的深情,递交到职代会上。

  转危为机,国有企业勇担当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危机面前,杭钢挺身而出,负重前行,迎难而上。杭钢人说,是国企,就要敢担当;是钢铁,就要成脊梁!

  困难面前,杭钢选择了苦练内功、强管理、降成本、拓市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以前市场形势好时,杭钢实行的是精料方针,尽量用好矿石、好原料,以减少生产环节的麻烦,提升产量。如今市场形势严峻,为把铁矿石等大宗原料的成本降下来,杭钢改行粗料细作方针,即在保持铁、钢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搭配采用低价低品位矿石原料。炼铁厂厂长朱远星说,原料虽然便宜了,但产品质量标准不能下降,我们要用“早稻米”做出“晚稻米”的味道来。

  印度矿价格低,但铁的品位也低、有害杂质多,还经常混有石块。像砷、硫等有害杂质,如果高炉炼铁环节不加以控制、去除,对下一步冶炼优质钢影响很大。既要降本增效又要保证产品质量,必须想办法让各环节的劲往一处使。于是,杭钢对供应、外贸、炼铁、技术中心等与成本控制最直接相关的几个二级单位负责人实行了成本控制的联动考核。如果占杭钢钢铁主业总成本约70%的炼铁成本降不到预定目标,他们将一起受到处罚。

  在这样的机制下,国有企业通力合作、共克时艰的传统进一步得到发扬。砷、硫等有害杂质在炼铁、供应、技术多方人员的协力攻关下被控制在规定范围,低价矿炼出的铁水照样炼出了优质钢。

  短短三四个月,杭钢的铁水成本从每吨3100元,下降到了2300元以下,为杭钢增强盈利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应对市场风云,光低成本还不行。产品没市场,依然是一堆废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更为重要。

  杭钢的销售人员在积极推销产品时,忙着把各种钢材的市场价格和杭钢的生产成本作比较,进行扎实细致的比价调查。一旦发现一些品种的市场价低于杭钢的生产成本线,就严格限产停产;反之则增加生产。

  通过比价调查,易切削钢、弹簧钢等一大批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产品崭露头角,成为杭钢的新增长点。

  节能减排关系国民经济大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企业资金紧张、效益下降的情况下,杭钢仍然坚持节能减排不放松。

  2008年,杭钢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投向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去年投入运行的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回用项目,使全年的废水排放合格率达到100%,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99%。新投资8500万元的脱硫项目今年2月也已进入调试阶段,正式运行后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

  炼铁厂是杭钢最老的分厂,这个原先污染比较厉害的地方,如今绿草如茵,环境优雅。安全环保科的陈钢说,经过多次现代化改造后,粉尘、废气、噪音等排放全部达标。高炉炼铁产生的炉顶高压煤气如今被回用到轧钢厂等加热工序,连降压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也被厂里的TRT发电机组利用,化作源源不断的电力。年年春天回到厂区内马岭山栖息繁衍的上万只白鹭,正是对杭钢环保工作无言的褒奖。

  科学发展突出成效的背后,是集团党委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是全体员工负重拼搏的辛勤劳作。杭钢集团总经理李世中深有感触地说,企业越是困难,越要坚持以人为本。

  在去年社会上出现的裁员减薪潮中,杭钢“敢担当”,坚持“不裁员、不减薪”。

  市场需求萎缩了,杭钢被迫减产,劳动力出现了一些富余。对多出来的人,杭钢没有裁掉一个,而是安排他们去参加技能培训,培训期间工资照发。去年,全集团共培训员工18446人次,使全员职业资格持证率达到了93%。

  当钢铁主业连续月度亏损之时,很多人都以为年终奖肯定泡汤了,杭钢互联网上的员工QQ群里一度流传多个减薪版本,但年终大家一算,人均年收入比上年还提高了近2000元。在杭钢,去年确实有人减薪了,但不是普通员工,而是企业的科以上干部,他们下半年人均收入减了10%。一增一减之间,体现了杭钢干部关心群众的深情。

  杭钢转炉炼钢厂工会主席任定法动情地说:“在严峻形势下,许多企业在裁员降薪,我们杭钢不仅不减员、不降薪,而且普通员工的收入比2007年还有所增加。我们员工更要在岗位上努力工作,与企业并肩共渡难关。”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杭钢人豪情满怀地说:“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面对未来,我们杭钢人有信心!”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钢铁脊梁 本报记者 邓 崴 袁 艳 张 帆 施晓义 本报通讯员 刘和平 2009-2-18 E2465AC5D028535E4825756000621D40[A1-邓崴≈B1-周天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