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对接杭州,海宁的再造计划
· 占海宁1/4的土地
培育连接杭州都市圈的特殊区域
· 从“零距离”到“负距离”
杭州情结融入百姓生活
· 杭城高校落户长安
用资金换人才实现软对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对接杭州,海宁的再造计划
本报记者 余 华 王国锋 海宁市委报道组 沈 达 李迪刚
  一片占海宁市1/4土地、涵盖了两镇两区的区域,却取了一个和“杭州”有关的名字——“连杭经济区”。

  一个位于杭州的浙江财经学院,却将在明年把所属东方学院校区整体搬迁至海宁地界。

  一块地处海宁的3000亩土地,却把使用权和部分行政权转给相邻的杭州。

  在行政区划上,海宁通过打破行政界限、重新整合要素的方式,一次次冲出藩篱,走出了一条对接杭州都市圈的创新之路。这其中迈出的每一步,无不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无比的魄力。

  在决策者眼中看来,海宁西部这片与杭州地界交错相融的地块,将是海宁连接杭州都市圈的崭新开始。而在诸多“无形对接”政策的背后,杭州和海宁的百姓正在以他们“交叉式”的生活方式,打破原来的工作生活圈,渐渐找到在两地做“同城人”的全新感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对接杭州,海宁的再造计划 本报记者 余 华 王国锋 海宁市委报道组 沈 达 李迪刚 2009-2-17 浙江日报000102009-02-17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