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瓜田豆棚
聊文化
· 又到一年嬉春时
· 江·南·柳
· 表兄
· 观雪者说
· 正月的性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又到一年嬉春时
□林国强
  和风阵阵柳丝飞,又是一年新春时。

  漫步浙北水乡,你会看到,历经二千余年的嬉春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古朴的民风未经雕琢,原汁原味,让人在怀旧中细细品味着历史的沧桑,感受浓浓的亲情和欢乐祥和、国泰民安的氛围。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由春节、元宵、清明等节日连接起来的嬉春传统节日,宛如一幅历史文化长卷,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正如著名散文家汪曾祺所说:“民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水乡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歌——田歌、船歌、棹歌,水声、橹声、笛声,墨香伴着书声,花香夹着鸟语,特有的水乡民俗风情,编织着发自肺腑的吟咏。红红的中国结、喜庆的灯笼,大街小巷洋溢着欢声笑语,处处都在编织、释放着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息。

  欢乐的新春锣鼓声中,舞醉了心,舞乐了父老乡亲的“浙北乾龙灯会”,其民间舞龙习俗古已有之,自南宋起就极为盛行。至今活跃在德清境内的民间龙灯队有数十支之多,保留了纯朴丰厚的传统民间文化。自2001年以来,每年在元宵节举办灯会,庆祝过去一年的丰收,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看灯展、舞祥龙,成为一道名副其实的群众文化大餐。

  从田间地头一路舞来的长兴百叶龙,由200多年前流行安吉上舍一带民间的花龙灯演变而来,曾舞进了中南海,又舞出了国门。百叶龙舞蹈表演时,充满了江南水乡意境,首次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通过湖水荡漾,菏叶飘逸、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完成了一个完美的舞蹈过程,荷花在瞬间突变成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一条条冲天而起的巨龙,在青翠滴绿的荷叶组成的绚丽云彩的簇拥下,俯仰翻滚,时而奋勇冲霄,体现无畏的力量,时而婀娜缠绵,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在杨家埠镇,建灶、画灶是当地一种传统民俗。村里家家户户的新灶头打好后,都会在灶头上画些吉祥图案,而每逢元旦春节,家家又都要为自家的灶头画重新补一下色或画些新的吉祥图案,寓意辞旧迎新。

  除了赏灯、舞龙,湖州当地以二月二为花朝节,俗称“花神节”。《梦梁录》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闽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赏游”。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人们在“花神”生日这一天,用红布条系在花枝上,谓之挂红,用祈良辰美景,百花繁盛。当地人认为此日下种、移栽、嫁接花卉,存活率最高,故养花者纷纷在是日工作。传统的花朝节,如今已演变为更加绚丽夺目的时令性花市花展,群众性的赏花风潮往往经久不退,远远超过了古代的一日之期。全国重要的梅花基地长兴,新年梅花迎春红红火火。长兴种植梅花历史悠久,据记载,明洪武年间,出县城北行二十里,一路上梅树夹道,有数万株之多。如今长兴已拥有红梅苑、香雪海、梅花坞等梅花观赏基地。长兴红梅在以梅为媒,接轨上海的活动中展示了其骄人的风姿,连续成为上海浦东世纪公园梅花展的“贵宾”,并且已多次在南京、杭州及全国各地的梅花展中获得金奖。前不久,湖州优秀民俗文化亮相申城,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和上海豫园文化广场,听湖剧、看巨笔书法、品民艺表演,热情的湖州人以两场精彩绝伦的民俗文化展演,为同样热情的上海市民奉献了一道文化大餐。

  湖州是全国著名的江南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300多年厚重的建城历史,造就了湖州璀璨的地方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清明节前后的含山轧蚕花。绵延千余年来,杭嘉湖各地盛行“轧蚕花”庙会。数含山轧蚕花内容最丰富,有关种桑养蚕的风俗活动丰富多彩,许多习俗仍保留至今,有轧蚕花、吃蚕花饭、踏青、祀蚕神等。人流如潮,蚕花满山,龙舟赛速,鼓乐喧天。清代诗人沈焯曾诗曰:“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儿学哨船,旌旗忽闪恣轻快。”蚕农们一方面为了祈求蚕神保佑蚕花大熟,另一方面借神嬉春,进行社区的民间狂欢。如今,轧蚕花已新添了抬蚕花轿子、评蚕花姑娘、背蚕娘比赛、划菱桶比赛、摇蚕龙比赛等娱乐竞技活动,得到了广大蚕农的认可和响应,使蚕农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此项民俗活动,已被浙江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清明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春风浩荡,桃红柳飞,春幡遍立田头街肆,一派春满人间的景象。如果嬉春民俗是茧,那它们就是从茧子里抽出的一根根丝。水乡人就生活在这一根根情丝缠绕的天地中,尽享这喜庆与祥和。一幅幅洋溢着浓厚民俗风情迎春活动的生动画卷在此展现,使春景、春俗、春情有机融合。欢天喜地的人们,沐浴着春的气息,齐唱春曲,迎接春天的到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又到一年嬉春时 2009-2-13 48256F32002924A648257534001A6CE3[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