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北京人的春节庙会记忆
· 绍兴农民自酿酒
古风俗今成时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赶庙会是北京人欢度春节的一种方式。春节期间,北京许多家庭“倾巢而出”,到天坛庙会看“皇帝”拜天祭地,到地坛庙会听老北京叫卖,去红楼庙会参加“元妃省亲”、“宝黛成婚”,到厂甸庙会欣赏吹糖人、捏泥人。
北京人的春节庙会记忆
■本报驻京记者 陈燮衡 文/摄
  龙潭庙会、地坛庙会、厂甸庙会、红楼庙会、大栅栏商业庙会……2009年春节,京城各种庙会灯会竟达30多个。庙会是北京的一种文化特色,赶庙会是北京人欢度春节的一种方式。七天长假,京城许多家庭冒着严寒顶着北风“倾巢而出”,逛庙会、赏花灯人数逾700万之众。

  到天坛庙会看“皇帝”拜天祭地;到地坛庙会听老北京叫卖;去红楼庙会参加“元妃省亲”、“宝黛成婚”;到厂甸庙会欣赏吹糖人、捏泥人、雕皮影……所见所闻,无不唤起人们对老北京的记忆。

  祭祀表演成庙会风景

  八音齐鸣,古乐悠扬。在北京地坛庙会上,由200多人组成的“文武百官”、“侍卫仪仗”祭祀队伍,浩浩荡荡“移驾”祭坛。据地坛公园相关人士介绍,从大年初一到初五,祭祀表演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场,每场时间大约为30-40分钟。

  三叩九拜,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游园观众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黄袍加身的海选平民“皇帝”李少华,在地坛公园芳泽坛完成了祭祀的全部仪式。

  祭天拜地的皇帝祭祀仪式,在京城已延续多年,已成为市民游人逛庙会首选的一个节目。今年,在地坛、天坛、北海等著名旅游景点,纷纷上演祭天、祭地、祈福等“皇家大戏”。

  据庙会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大公园的祭祀表演都有所侧重,且各具特色。

  最能体现过年气氛的是北海公园的皇家祈福盛典。仪式开始,在众“侍卫”和“文武百官”的簇拥护送下,身着皇家盛装的“乾隆皇帝”步入阐福寺大殿。待“侍从”宣读奏折后,“乾隆”捧香拜佛,接着来到书案前落座,用大毛笔在二尺见方的云龙朱笺纸上书写一个硕大的“福”字,赐给随行的“文武大臣”。然后是“众臣”簇拥“皇上”至福台前,“乾隆”在福台上扬五谷,在福桥边打金钱眼,表示“与民同乐,福临天下”。祭祀中的“乾隆”很随和,走到哪,围观的游客可以跟到哪。

  天坛公园的祭天表演则显示了皇家盛典的庄严和神圣。仪式开始,身穿蓝袍的“皇帝”缓步登上了祈年殿平台祭献酒水,两组各64名“敬天童子”左手执盾,右手持斧表演文德舞。一道道繁缛的祭天礼仪充满了神秘感。竖立在演出现场和周边道路的1500面龙旗、云旗、刀旗以及悬挂的上千只灯笼,则将神秘的祭天仪式烘托得淋漓尽致。而280人组成的威武雄壮的祭天仪仗队,239人舞动的气势磅礴的祭天乐舞,更令人如入隔世之境。

  天坛祭天,地坛祭地,日坛祭祀太阳,月坛祭祀月神,中山公园祭祀社稷,太庙祭祀祖先,北京作为千年古都,是帝王祭祀文化的集中之地。对于2009年春节庙会的祭祀热,有民俗专家认为:恢复皇帝祭祀文化,既打造了地区旅游品牌,又赋予风景名胜一种历史负重感,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

  少儿“走进”

  老祖宗生活年代

  加热、铲糖、揉搓、捏型、吹泡、插苇杆,仅仅一两分钟,一头栩栩如生的“小糖牛”就在糖人师傅的手心上站立起来了。

  吹糖人是一种延续了600多年历史的手工艺,明代刘伯温是糖人祖师爷。传说朱元璋得天下后,为了皇位能代代相传,就用了一个火灭功臣之计,他建造了一座“功臣阁”,让有功之臣住进之后放了一把大火。侥幸逃出的刘伯温被一名挑糖担的老人救下,从此他隐姓埋名靠卖糖换破烂度日。一次,刘伯温发现把糖加热变软后捏成小鸡、小兔很可爱,小孩见了这些小动物都会抢着买。此后,刘伯温生意越做越红火,向他学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叔叔,我是属兔的,给我吹一个白色的兔子”;“师傅,我的小孙子今年是本命年,给我们吹一条小牛吧,要红色的。”年初三的北京宣武门南新华街厂甸庙会上,可谓游人如织,在入口处不远的糖人摊位周边围满了大人和孩子。尽管糖人师傅马国胜一两分钟就可成型一个糖人,但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马师傅的摊位虽然不像古时的小挑担,但所用设备基本相同,摊位下面有个小炭炉,炭炉上面是一个盛满麦芽糖糖稀的小盆子,摊位上方是一个架子,上面挂满了耗子、猴子、老虎等十二生肖的动物糖人。有些急性子的小孩付了钱就从架子上取走一只,但大部分游人还是想亲眼看看小糖人是怎样吹出来的。

  在摊位边站立良久的一位“老北京”兴奋地回忆说,这玩艺儿好看、好玩,玩完后还能吃,我们小时候一见有糖人挑子就一涌而上,大人不给钱的孩子甚至把没有用完的牙膏挤出来,用牙膏皮去换糖人吃。

  糖人师傅马国胜是河南安阳人。他告诉记者说,他知道吹糖人是老北京传统,但赚钱少,现在北京人干这行当的不多了,自己的手艺是亲叔叔传授的。小伙子今年26岁,已干了六七年,现在基本上是以此为职业。平时是全国各地跑,山东、河北、安徽、江西、浙江、河南、河北都去过,知道哪里有大型活动就往哪里赶,没活动的时候就在老家的学校门口做,一年赚五六万元,养家糊口还可以。

  “红楼文化”引人入胜

  北京大观园因《红楼梦》电影、电视剧及戏剧的演播而名扬海内外,历年的红楼庙会自然也借“红楼文化”做足文章。今年春节的第十四届红楼庙会,更是把红楼文化发扬至极高境界。“元妃省亲”、“宝黛成婚”、“贾母贺寿”、“十二钗才艺”、“刘姥姥高空走钢丝”、“游客坐花桥”等节目让观众游人饱了眼福。

  在本届庙会上,举办方别出心裁,组织了十对双胞胎和一家三胞胎姐妹参加了红楼文化的演出。

  每天一大早,地处市中心的北京大观园就已开始人头攒动,庙会第一天,正月初一的上午第一个节目就是“元妃省亲”。九点整,随着锣鼓、唢呐、笙箫的骤起,一支数十名人员组成的省亲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八抬大轿内坐着的是打扮得雍容华贵的元妃,步行其后的是宝玉、黛玉、贾母等嫡亲,队伍中扮演迎春、探春、惜春的是曾经参加三次演出的“老演员”三胞胎姐妹。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使得大观园内顿时呈现出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表演场地周边也在瞬间被游人包围得水泄不通。

  “嘿,怎么会有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宝玉?”

  “甄(真)贾(假)宝玉”作为红楼庙会的压轴戏,一开场就激起了观众们的声声惊叹。在本届庙会上,担任甄宝玉、贾宝玉的角色是一对年仅13岁的双胞胎姐妹,因身材、面容和打扮都差不多,观众很难分辨哪位是甄宝玉,哪位是贾宝玉。

  “你要多呆些日子,我想带你去参观参观北京的奥运场馆!”

  “好的,我知道,奥运会开幕式是在‘鸟巢’举办的,还有水立方,我都想去看看!”贾宝玉、甄宝玉的一场打诨式北京流行语对话,逗得游客们忍俊不禁,发出了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主持人介绍说:甄宝玉、贾宝玉两位双胞胎女孩是经过主动报名海选后被确定扮演“甄贾宝玉”的,前面扮演王夫人的是她们的母亲。

  更让游客们过瘾的,是体验式的红楼节目坐花轿。在大观园东侧被观众围成的一个大圆圈里,四位一身古装打扮的大汉抬着一台花轿,在锣鼓、笙箫、唢呐的吹打下晃悠悠地在沿着圈子转。“坐花轿,20元当红楼新娘!”生意太好,后面等着的人太多,20元只能在花轿上转一小圈,然而,不仅年轻的女性抢着坐,就连小女孩和老太太也乐此不疲。

  捡起即将流失的记忆

  “磨剪子喽,戗菜刀”!“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块儿,沙来蜜的口味甜嘞,你远瞧西瓜近瞧块儿嘞。”台上吆喝声清脆悦耳,台下观众鼓掌响声阵阵,牛年庙会上的老北京叫卖,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一批批游人驻足。

  老北京叫卖记载了北京历史上的商品种类和推销手段,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幅有声有色的京城风俗画,两年前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现代社会的北京,平日已无处寻觅这种带吆喝的买卖。

  今年的地坛庙会上,一部叫《老北京那人那事儿》的叫卖剧以一天两场的频率,由72岁的“京城叫卖真人”张振元带队伍连演八天。庙会开幕的第一天,十几个业余的叫卖剧演员就早早地登上了舞台。大妈们头裹手巾,身穿碎花小袄;大爷们头戴瓜皮小帽,身穿对襟大褂。举着糖葫芦,提着装满大红柿子的小篮子,此起彼伏地吆喝声,把台下观众带进了老北京的胡同小巷。

  舞台下沉浸在美好回忆中的一位七十多岁老人,感到自己儿时在集市上、胡同里听到的丰富多彩的叫卖声似乎近在耳边。他说,解放前的老北京,手挎、肩挑走街串巷的商贩们,总是针对叫卖之物选择不同的词语,用一只手捂着耳朵用颇有韵味的腔调高声叫卖。他们吆喝的嗓门大、声音高,却屡听不厌,从中还可获得很多知识。从吆喝者口中,可以听得出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气。

  “嗳!活鲤鱼呀,活鲤鱼!”春节一过听到这样的吆喝,这一天肯定是阴历初二了。年初二,老北京家家户户都要祭祀财神,鱼贩子担着两木盆鱼向居民售卖,市民听吆喝声端瓦盆盛水出门将鱼买回家中。

  “桂花哟,元宵!”当人们听到这样的吆喝声,那一定是距正月十五元宵节很近了。吆喝者肩挑担子,一头元宵一头锅,随煮随卖,只要走出屋门,就可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老北京叫卖仅仅是穷苦人谋生的手段。到了宋元时期,叫卖声就已经成为元杂剧里有记载的艺术了,并在不断发扬光大。牛星丽“卖青菜”、于是之“卖小金鱼”、李翔“磨剪子磨刀”、林连昆“卖羊头肉”……很多著名表演艺术家都演过老北京叫卖。北京“人艺”有一个业余演出还曾经将“叫卖组曲”作为“保留节目”。为了使这种市井风情得以重现,近年在首都还组建了“老北京”民间艺术团、“老北京叫卖班”等演出团体,将散落在民间的叫卖词编成“叫卖剧”。春节在地坛庙会上上演的《老北京那人那事儿》,就是由京味叫卖艺术团演出的叫卖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北京人的春节庙会记忆 ■本报驻京记者 陈燮衡 文/摄 2009-2-13 浙江日报000132009-02-13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