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浙江旅游
3  4  
PDF 版
· “精品”, 八方游人向而往之
· “创强”,让龙游更显魅力
· “古老”, 浙西文明的发源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创强”,让龙游更显魅力
  今天,当你来到龙游旅游景区,不论是在4A级景区“龙游石窟”,还是在山清水秀的山村“农家乐”小憩,都能感受千年古城焕发的时代气息,沁人心脾。

  这与龙游开展“创强”工作是分不开的。为“做大”、“做强”、“做好”龙游旅游,把龙游建设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经济强县”。2008年6月,龙游县召开“创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工作动员大会”。连小敏县长在会上指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是城市的‘金名片’,龙游景区建设要做‘造亮工程’,龙游‘创强’工作要按照‘深度开发,打造精品’的原则有序地开展工作。”龙游县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坚决贯彻县领导的讲话精神,认真做好景区的保护建设和景区的设施功能完善等工作。工作中,强调规划精品意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绘规划,在加大完善景区建设的同时,多次邀请国内外的一流专家学者为龙游旅游的发展思路、景区建设等找问题、出主意、编规划。并把创建旅游经济强县与争创省级园林城市相结合,按照“城景文游”一体化的要求,对重点区域、重点道路、重要建筑及周边景观进行精品化设计,完善居住、商业、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推进莲湖溪整治、龙翔路改造、12号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美化靓化旅游区环境,优化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现有宾馆、饭店、服务设施的改造提升工程。加大旅游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力度。

  特色是旅游的魅力所在,是旅游文化的积累、发展的结晶。为此,龙游在石窟文化、龙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姑蔑文化”、“商帮文化”、“石窟文化”,不仅使龙游旅游突出个性、增强特色,不断提高吸引力,同时也使龙游“山水风光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全,生态环境与人文资源相得益彰”。另外,又将自然、人文、社会旅游资源都统筹利用起来,连点成线,打造“复合型”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休闲性。加快开发“两赛五游”旅游产品,不断提高龙舟赛、汽车拉力赛等旅游产品的影响力,探索竹海自驾游、水上风情游、民俗文化游、文物古迹游、生态观光游等新的旅游元素,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多重愿望,真正让游客在龙游享受到“轻松读历史、自在品文化、悠闲游山水”的愉悦。

  龙游还特别注重特色旅游的开发保护,从而使得龙游的特色旅游与古老文明得以完美结合,取得卓著的成绩。近年来,龙游相继被授予“浙江省十佳自驾游景区”、“浙江省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等称号;龙游石窟景区荣获“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百强景区”、“中国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浙江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等荣誉;早在2003年,龙游就成为了全国汽车拉力赛举办城市,目前是国内唯一一站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举办城市,2004年又成为国际龙舟邀请赛举办地。现已成功举办五届亚太(全国)汽车拉力赛、五届国际龙舟邀请赛,两大赛事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龙游这座古老文明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

  通过“创强”,龙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龙游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以龙游石窟为代表的旅游品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去年全县游客接待量超过1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94亿元,这些都标志着龙游县旅游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与旅游直接相关的设施建设、市场秩序、卫生安全、服务质量等纳入规范管理体系,使城乡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市民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发展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开放氛围得到进一步形成。从而生成对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巨大吸纳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士来龙游旅游、投资、创业,带动区域发展吸引力、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使龙游这座山清水秀的千年古城更加充满青春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旅游 00012 “创强”,让龙游更显魅力 2009-2-12 浙江日报000122009-02-12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