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浙江旅游
3  4  
PDF 版
· “精品”, 八方游人向而往之
· “创强”,让龙游更显魅力
· “古老”, 浙西文明的发源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古老”, 浙西文明的发源地
  龙游地处浙江省中西部,钱塘江上游。它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建有“姑蔑”古国,与越国在浙江大地齐名。五代吴越宝正六年(公元931年)改称龙游,至今已有2230年的建县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境内有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汉代等古文化遗址,充满了“浙西文明发源地”的气息。龙游英才辈出,素有“儒风甲于一郡”之誉。龙游民间很早就有比较浓厚的经商意识,龙游商帮曾是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之一,是唯一以县域命名的商帮,有“遍地龙游”之美誉。

  龙游山水隽秀,境内山脉、丘陵、平原、河流兼具,峰、岩、洞、石、潭、湖等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自成特色,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自古即有“东游西游不如龙游”的说法。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龙游石窟,以其恢弘的气势、科学的结构、精美的修饰、扑朔的谜团,在文物考古、旅游和新闻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被誉为“千古之迹、中华一绝”,成为人们探索远古文化的圣地和国内旅游的新亮点。通过几年的努力,龙游石窟景区设施功能日趋完善,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和浙江主要景点之一。另外,全国仅有的两处古建筑异地保护示范工程之一的龙游民居苑,荟萃了县境内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文化内涵的30余幢古建筑,集文物保护、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是继龙游石窟之后的又一处人文景点。龙游南部山区的浙西大竹海,连绵40余万亩毛竹,是名副其实的竹海和极具特色的生态奇观。三门源叶氏古建筑群,是当今国内保存最完好、被原国家建设部唯一指定取样的清代建筑。新近兴起的农家乐旅游,让游客尽情享受、体验四季采摘游的山野情趣。

  龙游县城依山而建,因水而灵。衢江、灵山江在此相汇。在这两条形似游龙的河流相交之处,坐落着两座林木葱郁的小山丘,一座叫凤凰山,一座叫鸡鸣山。其钟灵毓秀的优越自然、人文条件,为龙游创建“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龙游中等城市基础性框架已初步形成,环线内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万。坚持“城、景、文、游”四位一体发展,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质量管理,着力打造“龙之游,人之居”最佳人居环境品牌。同时以打造“平安龙游”、“和谐龙游”为目标,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先后跻身“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十大商帮投资推荐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中小城市”、“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教育强县”行列。

  人说“诗画江南,山水浙江”,在这幅风光无限的画卷中,龙游是精彩的一个布局;人说“经济强省,人文浙江”,在这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中,龙游是精典的一个华章。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旅游 00012 “古老”, 浙西文明的发源地 2009-2-12 浙江日报000122009-02-12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