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金融国企高管
或临“减薪年”
· 应对危机,国企高管带头减薪
· 最高降幅达4成
沪9家国企高层带头减薪
· 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高管降薪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 制度胜于自觉
理顺国企薪酬结构面临大好时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制度胜于自觉
理顺国企薪酬结构面临大好时机

  大型国有企业高层带头减薪以应对危机的消息,引发了诸多关注。

  有评论指出,企业效益下滑,国企高管主动带头降薪,率先垂范,有利于缩减企业成本,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态度值得肯定。

  有人认为,国企领导带头减薪,不但是非常时期降本节支的权宜之计,也不只是经济问题。在困境中带头减薪,更在陶冶一种精神风貌。国企领导带头过紧日子,彰显的是他们作为企业公民负责人的责任感,张扬的是他们与企业和员工同舟共济的决心,表达的是百折不挠、激流勇进的信心。

  然而,个别国企高管的“天价年薪”不久前还在为人诟病。有人怀疑,此次降薪会不会只是蜻蜓点水?是否有“作秀”之嫌?降薪后高管的收入还有多少?降薪幅度依据什么而定?是否合理?没有主动提出降薪的国企高管,是否不管企业效益如何都仍将坐享高额薪酬?

  归根结底,疑问主要源于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还不够透明。国有企业属国家资产,有些特殊行业的国企还享有政策性垄断,因此国企薪酬不仅仅是企业的“家务事”,理应接受各界监督。恐怕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体制和监督机制,并向社会公开薪酬的形成和监督过程,才能彻底打消类似质疑。

  在一个公司治理完善、薪酬分配合理的现代企业,企业高管的薪酬由他对企业所做的贡献、所创造的价值来决定。当企业经营良好、利润上升时,高管按市场规则获取他的应有报酬,而当企业业绩欠佳、利润下滑时,就应当按市场规则的要求,理所当然地减薪,甚至为此辞职,这是合理薪酬制度的必然要求。

  有舆论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问题。虽然社会分工千差万别,国企高层与普通百姓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大一样,但逐步理顺分配关系,扭转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则是有助于社会和谐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欢迎国企高层通过减薪、压缩支出来应对金融危机,更期待他们把减薪变为制度常态。

  另一方面,国企高管带头降薪固然精神可嘉,但是规范企业的薪酬安排显然不能依赖于高管的自觉。毕竟,人的自觉性有高低之别,高管们薪酬的涨降,依赖制度远胜于依赖自觉。而且薪酬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激励机制是否能发挥实效,将影响国企效益,影响国有资产安全。因此,当前恰恰是理顺国企薪酬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好时机。

  当然,除了降薪,我们对国企高管还有更多期待: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为国分忧,为企业留住人才;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多方面缩减企业成本;制定正确的战略方向,尽快带领企业走出危机等,都是国企高管的应尽之责。

  (本报综合《人民日报》、《上海国资》等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制度胜于自觉
理顺国企薪酬结构面临大好时机
2009-2-5 浙江日报000102009-02-05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