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危机中的启示:
对员工尊重,企业发展就有动力
· 乐清老板周春龙的“拧绳之旅”
· 拜访员工家庭:
表示感谢,也表示歉意
· 老板的承诺:
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帮助解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拜访员工家庭:
表示感谢,也表示歉意

  1月13日,是周春龙率领的公司拜年团出发的日子。整个公司喜气洋洋,欢送的员工身着蓝色工作服,围着周春龙的奥迪轿车。因为要在老家接待老板,他们显得兴奋不已。而拜年团则像出征的战士,又像是出门旅行,周春龙还戴上了白色手套,同样兴奋。

  横幅标语上写着:“关爱员工 共筑和谐”,“热烈欢送公司总经理一行六人前往河南、江西、湖北、重庆等地员工家里慰问”。

  像所有的仪式一样,周春龙发表了讲话:“一来感谢员工对公司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二来表明公司对大家的感激之情,通过慰问,使双方的距离更加拉近,增强凝聚力,使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

  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使得周春龙拜年的理由变成了三条。

  首站江西上饶,周春龙花了5个小时开到,拜年团看望了员工家属,尽可能地深入体会当地居民的民情,周春龙甚至跑到灶台去烧火。

  每到一地,周春龙都要住员工家,跟他们同吃同住,走时按家庭困难程度留下数量不等的食宿费,这给员工家属带来了情感上的压力。

  出发次日即1月14日,周春龙赶上了一场葬礼,他敬献了花圈。逝者是员工杨双熔的父亲。杨父病重期间,正好是公司年终盘点的关键时刻,作为仓库主管,杨双熔没法赶回家。这次父亲眼看着不行了,她才匆匆赶到家里,见了父亲最后一面,老人在14日凌晨4时去世。

  “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这令我很内疚。平时员工忙于工作,没有回家尽孝的机会,甚至病重都不能及时赶回来。”周春龙说,“公司没有放假,非常抱歉。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则需要互相帮助、多多走动、互相理解,企业发展需要得到员工的支持。”

  杨双熔夫妻是公司十几年的老员工。刚进公司时,周春龙的企业总共才40来人,杨双熔是跟着周春龙的创业步伐一路走过来的。

  周春龙安慰杨母不要太难过:“过了年底,明年我们的日子会慢慢变好,下一代将越来越好。”

  次日,在另一员工家中,有人说周春龙是来考察的,他立即予以否认:“不是考察,而是拜访员工家。这么多年,有些员工好几年没回家,我要代表他们给他们的父母拜年。员工杨双熔的老爸身体不好,子女在他临终前才赶到。我要代表员工向一直留在老家照顾父亲的姐姐表示感谢,他们为了公司,耽误家里尽孝。”

  看到员工家墙壁上整整齐齐贴了9张奖状,周春龙特意细看了一番。

  因为这场葬礼,周春龙每到一地就介绍自己的拜年原因,除了出发时的两条,特意强调“表示感谢,也表示歉意”。

  在接下来的河南太康县,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行程:“员工没时间照顾父母,种田也落下,表示歉意,作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人,我觉得员工的父母更不容易。请家长放心,你们的孩子,企业会负责照顾好。”

  一位母亲的两个儿子都在“红旗仪表”上班,周春龙向她拜年,她却不理走开了。旁人提醒周春龙:“她不会讲普通话。”

  墙上挂着一串串玉米棒,红砖房变成了青砖房,周春龙却无心欣赏农家小院的风光。当天晚上,由于员工家里的床位不够,他只好打了地铺,冻得半夜起来跺脚。

  公司准备的礼品是一条毛巾和一只茶缸。“每天都像孩子在身边孝敬一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拜访员工家庭:
表示感谢,也表示歉意
2009-2-3 浙江日报000102009-02-03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