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节能环保
3  4  
PDF 版
· 田奶奶为什么能和
这么多孩子结缘
· 年轻人给老人
“压岁钱”
· 开车悠着点
· 卜淼同志逝世
· 杭萧钢构全力推进“绿色住宅”工程
· 传化:“绿色工业”
是一项事业
· 滨海发展循环经济成效显著
· 浙江现代新能源公司
用先进事迹激励员工
· 上虞体育中心游泳馆用上太阳能
· 300份“岗位年礼”送农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企业小循环 行业中循环 区域大循环
滨海发展循环经济成效显著
  本报讯 (通讯员 傅国灿) 拒绝28只总投资额36亿元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引导企业开展粉煤灰、废水、废气和余热等的循环利用;建立生态工业链,让不同的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滨海工业区通过构建企业、行业和全区循环“三张网”,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11.7%,而污水排放量却同比下降14.3%。

  滨海工业区印染企业众多,是绍兴县节能降耗的主战场。作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该区健全节能减排倒逼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节能增效,初步建立起企业小循环、行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三个层面的循环体系。

  浙江宝纺棉麻印染有限公司原本只有一条蜡染生产线,效益低下。通过松香回用、中水回用、淡碱回收等,企业不仅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而且污水排放量大幅下降。新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设计安装了日处理能力为8000吨的中水回用工程,使去年的污水排量减少近100万吨,还带来了近200万元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县财政补助奖励资金200余万元。

  滨海工业区管委会通过政策引导、强化监管,鼓励印染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承诺在绍兴县政府“中水回用”工程项目补助的基础上,对限时完成“中水回用”的印染企业给予每吨150元的奖励,奖励力度为全县最大。

  到目前,滨海工业区实施“中水回用”工程的印染企业达到35家,设计日处理能力近11万吨,其中28家企业通过了联合验收,占全县的1/3。滨海企业内部构建了一张张循环经济网。

  注重构建生态链,把不同企业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打造行业层面中循环,是滨海打造循环经济链的又一举措。该区现已构建起200万吨/年PTA、100万吨/年聚酯化纤、20亿米/年的纺织印染面料和外拓服装基地的纺织产业链,以中大油脂、中大饲料、中大畜牧、绿源养殖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链。

  滨海还通过能源和设施的共享,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集约发展,着力打造社会层面的大循环。建立统一固废处置工程,集中处理有关工业固废能力达2.2万吨。通过两家热电厂实施集中供气,避免了企业自建蒸气燃煤锅炉导致的供热资源消耗大的不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节能环保 00007 滨海发展循环经济成效显著 2009-2-2 浙江日报000072009-02-02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