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市场经济的坚实微观基础
· 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 说“门”
· 对破难攻坚的理性思考
· “深度撞击”的深远意义
· 从实践中获取创业能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宗 寒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技术越发达,世界分工和互补的要求越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越快。科技进步、电子技术、光纤通讯技术、交通运输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条件,经济分工、互补和交换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

  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相互分工、相互依赖、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要求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国经济通过优势互补、相互分工、相互投资和交换,市场得到开拓,技术得到进步,生产得到发展。世界各国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走在了前面。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学习、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和积累的一切优秀的先进文明成果和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通过相互交换和学习借鉴,来发展自己。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越是对外开放,请进来、走出去,把经济融入世界,合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全球化的机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就发展得越快。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至今并没有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及掠夺性质。全球经济仍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所左右。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技术和资本优势,得以支配全球分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环境资源,占领市场,获得高额利润。它们垄断世界金融,主导世界金融体系,使世界市场服从自己发展的需要,成为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它们还掌握着制定市场经济规则的权力,具有操纵市场经济秩序的优势。它们可以决定哪些国家是“市场经济国家”,哪些不是;决定哪些产品可以出口,哪些不能;决定进出口产品的标准和价格,动不动就设置门槛和障碍,对方只能执行、服从,而无讨价还价的权利。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全球化,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但对这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不能听之任之,任人宰割。我们具有自己的制度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和传统历史优势。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弱点是总体实力弱、科学技术水平低、大量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巨大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人民具有独立自主、发展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也有扩大开放、融入世界、吸收世界优秀成果,对世界作出贡献的胸怀。我们既不能在经济全球化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却步,又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优势,壮大实力,增强国力,加快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弱势向优势转化。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在全球化中的被动地位,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发言权和主动权,使全球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建设的需要,并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2009-2-2 48256F32002924A64825753E0007AD71[A5-宗 寒≈B1-江于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