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市场经济的坚实微观基础
· 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 说“门”
· 对破难攻坚的理性思考
· “深度撞击”的深远意义
· 从实践中获取创业能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对破难攻坚的理性思考
吴志刚
  破难攻坚工作是基层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有利于他们在困难矛盾一线锤炼总揽大局、敢于负责、直面矛盾、迎难而上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中转变作风,践行党的宗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破解难题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是破解难题的力量源泉。在破解难题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自觉与主动、呼声与要求、智慧与力量作为基本依据。在难题选定环节,我们深入农村、社区、企业蹲点调研,面向群众广泛征集难题;在难题破解环节,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力量和人脉优势,组建“群众工作组”来推动难题的破解;在成效评价环节,坚持用群众的标准来衡量,进行全程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破解难题必须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利益问题是一切矛盾的根源,而大大小小的难题可以说全都涉及群众利益。在破解难题中,我们坚持立足于群众得实惠、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立足于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始终做到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为核心,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的实际,全面实施“安迁工程”,使得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工作顺利推进并基本完成。

  破解难题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方法。既然是难题,破解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创新观念、变通方法。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引领和推动难题破解。我们通过实行以民主恳谈制、实事承诺制、限期督办制、办结公示制、群众评议制为主要内容的“五环克难法”,实现了难题破解的“一条龙”工作流程,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在破解黄岩铅锌矿关闭后续难题时,相关领导在充分了解难题形成过程、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协调会和恳谈会,研究形成了颇有针对性的破解之策。

  破解难题必须实行项目化监管。项目化管理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有效抓手。在破解难题中,我们积极借鉴,全面实行项目化管理。坚持可行性论证,对初选难题逐一审核、论证;坚持规范化立项,集体研究确定,并予公示;坚持精细化实施,明确具体负责者、团队和目标、时限、责任等,还分别制定破解方案,做到精细化操作、无缝隙传递;坚持全方位监控,建立督导、指导、引导“三位一体”的运作体系,及时掌握难题破解的进展情况,做到有效监控;坚持严要求考评,建立难题挂牌销号制度,实行满意度测评,并把绩效考评结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和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考评范畴。

  破解难题必须建立健全常态化推进机制。难题的破解不是一劳永逸的,群众的满意度也是相对的、暂时的。旧的难题解决了,新的难题还会产生。为此,我们建立了破解难题工作常态化推进机制,坚持每年梳理、确定、破解一批难题,根据动态管理原则,采取“确定一个、破解一个、测评一个、销号一个、补充一个”的办法,分期、分批将征集到的难题逐一破解。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建立了难题征集机制、公示机制、组织破解机制、测评销号机制、滚动推进机制,确保难题破解工作长期有效运转,并使它成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常态化工作。

  (作者系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对破难攻坚的理性思考 2009-2-2 48256F32002924A648257545007C6D9F[A5-吴志刚≈B1-江于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