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在网上谈学术的人们
· 开掘网络文学的“金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北大法律信息网”这样的热门网站到“简帛研究”网站,各种各样的学术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在网上谈学术,搞研究。网络,不仅可以用来看新闻,聊天,八卦,购物,也有相当部分使用者用它来严肃地讨论着学术问题。
在网上谈学术的人们
■本报记者 竺大文 本报实习生 王琨
  佩雷尔曼的证明

  庞加莱猜想是数学界的一道著名难题,最终,它被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破解了。但佩雷尔曼没有把自己的论文发表在专业刊物上,却贴在了网络的论文在线档案馆上。他留下一句“就是这样”,便翩然而去。

  这固然是这位数学家不羁个性的表现,但同时,正如一个细心的观察者能够发现的,佩雷尔曼的故事证明了网络正在对学术文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通过搜索引擎,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从“北大法律信息网”这样的热门网站到“简帛研究”这样极为冷门的专业研究网站。有的科学家尝试着把自己遇到的一些难题挂在自己实验室的网站上,有的甚至模仿古代的榜单附上了悬赏金。他们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研究,能够和更多的人探讨学术,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原来,网络不仅可以用来看新闻,聊天,八卦,购物,也有相当部分使用者用它来严肃地讨论着学术问题。

  双赢的个人学术网站

  网络学术讨论的前提是,到今天,随着网络的普及,建立个人的发布和交流平台已不再是梦想。

  这其中,最典型、制作也最严谨的就是个人学术网站。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柳宏志博士是众多开办自己学术网站的专业学者之一。他于2004年创办了一个有关企业管理、科技管理方面的网站,起名就叫“柳宏志学术在线”。

  提到自己的网站,柳宏志语气中满是自豪:“我是我周围的人中最早创办自己学术网站的。我把自己的许多科研成果和一些觉得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信息都放在我的网站上。2004到2007年,我的网站一度被关注度很高,如果到百度搜索相关词条,第一个出来的就是我这个网站。”

  谈到当初创办个人学术网站的目的时,柳宏志略带激动地说:“我就是想把自己的知识同大家一起分享。还有,就是希望能和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学术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

  柳宏志的这个网站可以看作是众多个人学术网站的一个缩影。这样的网站,是个性化、互动的、活生生的学术阵地。学者走出了书斋,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分享。但柳宏志遇到的麻烦,也是很多个人学术网站共同面临的:精力不足和网站的安全性。

  柳宏志说,他现在租用的服务器空间只有2个G,只能放一些基本的资料。费用倒不高,每年大概1000元钱,但他一直是一个人在维护网站、更新内容。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如果碰上有大量资料要更新,那就可能要用上整个晚上。

  而最让柳博士放心不下的就是网站的安全:“我不是专业IT人员,对网站维护、网络安全只是一知半解,而且个人精力有限。4年中,网站被攻击的事时有发生,甚至源代码也被改动。想想挺心疼的,毕竟也是自己的一番心血。现在只好暂时关闭了网站的论坛功能。但这样一来,互动就无法实现了。但从网站的安全考虑,也只能这样了。”

  柳博士坦承,对于他来说,这个网站对他和浏览者是双赢的。一方面,作为管理专业的研究者,他说这本来就不应该是脱离实际的领域。他在网站上发布的许多论文,也都和现实经济密切联系,比如中式快餐为什么难以普及?等等,都是普通读者也会关心的话题。另一方面,这个网站也大大提升了他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目前他给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做调研和咨询,从中得到更多的有关管理的资讯。

  在柳宏志看来,我国的个人学术网站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我国的网络环境仍有待净化,只有清洁的网络环境才能造就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有广泛影响力的个人学术网站;另一方面,就是网站的学术互动仍有待加强。创办学术网站的初衷就是促进学术交流,促进观点交锋。而现在这方面还不够理想。“道路可能会有曲折。不过,我相信个人学术网站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柳博士憧憬着。

  博客上的华山论剑

  和个人学术网站相比,博客是一种更常见、更方便的网络发布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需像一个完整的网站那样严格地维护。

  在各大博客网站,我们都不难找到学术人物的博客。而像科学网这样的专业型网站,更是汇聚了诸多科学家入驻其中。这个网站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管,科学时报社主办的。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磁性材料与磁学研究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主任、工学博士张志东就在科学网上开了个博客。不仅如此,他现在还成了这里最受关注的“大侠”。

  话要从一直被公认为物理学领域的一大难题的三维伊辛(Ising)模型说起。伊辛模型具有非常丰富的物理内容,有助于发现物理世界的基本规律,可以描述晶体的磁性、合金的有序——无序转变、液氦到超流态的转变、液体的冻结和蒸发、生物体蛋白的折叠等非常广泛的相变现象。

  1925年,德国学者Ising解出一维伊辛模型精确解。1944年,美国物理学家Onsager获得二维伊辛模型的精确解,被视为统计物理学上的一项重大进展。然而,迄今为止,尚没有被学术界公认的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

  2008年,张志东研究员在英国《哲学》上发表了《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的猜想》的论文,提出了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科技导报》把这篇论文评为了2008年国内重大科学进展的首位。不过,对于这个解决方案,学术界仍然有着不同的观点。

  张志东研究员并不避讳这些。相反,他开始在博客上连载一个《激辩猜想》系列,用华山论剑的故事框架讲述围绕这个猜想的观点碰撞,比如他和国际刊物审稿人之间的来回答辩。

  他一开场就说:“各位看官,我这个《激辩猜想》系列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个《武林歪传》。……说是歪传,我们还得实事求是,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道来。当然,为了娱乐大众,烘托气氛,免不了爆点猛料。不但有武林小人物的奇遇历险记,也少不了江湖上大牛们的名人逸事。”

  这个所谓的“歪传”吸引了大量读者关心起这个可能他们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现在也搞不清楚的模型来。当然,也有专家或反驳、或支持张志东的猜想。但大家都是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进行着。

  张志东风趣地说:“本博主赚得个点击率的盆满钵满,晚上睡觉都从梦中乐醒了!……我这《武林歪传》的演员名角多,除了我这个小人物外,出场的都是一些国际武林的大师级高手。个个牌儿亮,腕儿大,名气响。四大天王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出场就能火一台戏,更何况四大高人联袂出击。《武林歪传》要想不红都难。”

  说到学术博客的功能,按科学网总编辑赵彦先生的构想,是给科学网的用户们提供的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平台。而按张志东的说法,则相当于一个咖啡馆,一个供全球华人科技工作者在一起,喝喝虚拟的咖啡,海吹神聊,放松心情,休闲充电。

  他说,去过国外的人知道,他们10点一到就喝咖啡,下午4点就喝茶。喝起来就是半个钟点到一个钟点。大家在一起海阔天空、天南海北地神聊,其中也不乏家长里短,但做研究的人唠起来大多还是离不开研究。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交流了学术信息,轻松愉快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许多重要的创新性成果就是在咖啡桌旁产生的。每天花个半小时到1小时,提神醒脑,还是利大于弊的。

  学术也有“发烧友”

  当然,网络上的学术交流并不仅仅局限在学者和专家之间。事实上,在网上更活跃的还是一些学术“发烧友”。

  除了个人网站和博客,另外一种常见的网络学术交流形式就是论坛,或者类似的小组。这种形式更松散,不那么突出个人,交流的气氛更强。大量的“发烧友”就活跃在这些网站上。

  比如,在豆瓣网站,我们随便以“哲学”作为关键词搜索,就能发现数十个小组,多则上万人,少则几人,有的笼统地讨论哲学相关话题,也有的集中在某个领域,比如分析哲学、历史哲学等,也可以是围绕着某个哲学家开展讨论,比如黑格尔、海德格尔。

  小黄一头撞进的“中国陨石爱好者论坛”,也是这样一个由痴迷陨石的“发烧友”组成的网站。

  小黄去那里完全是个偶然。他有块长辈留下来的石头。他猜测是陨石,在网上搜索资料,找到了这个地方。他还真没想到陨石有这么大的学问,更没想到有这么多对陨石感兴趣的爱好者。

  在这里,大家对陨石的讨论非常广泛而深入。小黄由此知道了陨石对研究地球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太阳系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以及地球生命起源问题等等都有着重大的科研价值。

  陨石爱好者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陨石研究爱好者,陨石收藏爱好者,陨石寻找爱好者。单纯对陨石感兴趣的爱好者都可以称为“陨石的爱好者”。尽管民间的陨石研究和寻找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但在这个网站,小黄看到大多数成员都把这当作一件严肃的工作来看待。

  刚一入站,就有资深网友教导,陨石爱好者的行为是有一定的操守要求的。比如,寻找到陨石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将陨石收入囊中。国际通行的做法是用GPS将陨石所在位置的准确经纬度测出并把陨石放在原地拍照。之后将该陨石编号,并将收集到的与该陨石有关的所有信息尽可能多的记录下来。此外,根据行规,无论爱好者在中国境内还是在其他国家境内寻找到陨石, 都应该将该陨石的一部分无偿捐赠给该国的相关科研部门或博物馆,以便于陨石的研究和国际命名,并将有代表性的标本置于博物馆或天文馆作典型标本展示。

  这里的行家不少,很快帮助小黄判断了他家的那块石头并非陨石。不过,小黄从小就对天文地理感兴趣,这一来,他倒对陨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时上网学点有关陨石的知识,过段时间还准备和朋友相约去找一块真的陨石。

  跨过专业的鸿沟

  事实上,学术“发烧友”和专家之间,并非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发烧友”后来写出了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也并非罕见。而在像陨石论坛这样的学术性比较强的论坛上,不少版主都是从事专业的人士,有大学的教授、天文台的研究员。

  不少专业机构也意识到网络上这种交流的必要性,直接参与到网络学术的建设中。许多研究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学术性网站,提供资讯和交流。

  国家天文台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大科学工程是一个重大的项目。由于互联网上免费提供个人主页空间的服务器越来越少,收费的服务器服务质量也很难保障,天文爱好者很难在网上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上天文科普活动的开展。这个项目课题组专门无偿为天文爱好者和业余天文组织提供宇宙驿站网络空间服务。

  后来,他们还邀请来自国内多个省、市的20多名天文爱好者网站负责人聚集一堂,就天文科普网站的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者在崔辰州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了2.16米望远镜、50米射电望远镜以及正在建设中的Lamost望远镜等大型科学仪器。

  网络上的交流变成了现实中的交流。这大概是所有网络上学术交流的最终目的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在网上谈学术的人们 ■本报记者 竺大文 本报实习生 王琨 2009-1-23 48256F32002924A64825753D00080AD9[A1-竺大文≈B1-竺大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