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两会特刊2
3  4  
PDF 版
· 浙江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
· 在危机中捕捉机遇
· 更高层次地
解决就业问题
· 让群众看病更容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更高层次地
解决就业问题

——访省政协委员、三替服务
集团董事长陶晓莺

本报记者 黄宏
  作为一家吸纳了大批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服务型企业的董事长,省政协委员、三替服务集团董事长陶晓莺对就业问题最为关心。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些人想找工作找不到;另一方面,老百姓对高品质生活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服务业岗位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对矛盾完全可以协调好,促成服务业更快发展和更多的人就业。

  1992年,陶晓莺和另外8名下岗失业人员创立了“三替”公司,开始创业。16年来,“三替”从最普通的搬家服务开始,不断扩展为市民服务的范围:家政服务、木工、泥工……直至现在拥有了自己的园林园艺、物业、装饰、电子商务和职业培训学校。

  陶晓莺建议,像杭州这种对劳动力有大量需求的地区应该和劳动力大量输出的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采取种种措施来扩大就业,实现多赢。“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在供给和需求方面实现点对点对接的平台,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此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基础。”

  现在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就业,从事的往往是层次比较低的工种,今后是不是还继续走这条路?陶晓莺认为:“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提升他们的层次。”在她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蓝图:先把失业人员或急需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培训。

  “我们正计划按照服务的档次和需要掌握的技能,逐级培训不同人员,让他们不断‘回炉’,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希望政府出台服务业的一些行业标准。”陶晓莺说,“比如保姆行业标准,可以这样来设定,最低层次的保姆是掌握一些基本家务如烧家常菜、打扫卫生等,而最高等级的保姆甚至可以达到‘下厨房是厨师,站在女主人边是穿衣和美容顾问,对孩子则是家庭教师’的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两会特刊2 00012 更高层次地
解决就业问题
本报记者 黄宏 2009-1-15 48256F32002924A64825753D00312D7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