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一个“老美”眼中的
中国30年
· 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一个西方人眼中的改革变迁
· 人生经历中的宝贵财富
把中国的全面性呈现给世界
· 与世界更紧密地沟通
我懂得了中国并爱上了中国
· 库恩: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老美”眼中的
中国30年

  日渐“变味儿”的标语

  中国到处都是标语。这个中国特有的现象很值得分析。长期以来,标语是一种发动群众的机制,作用在于构建集体心理,倡导共同目标。现在,标语主要用来提高人们的市场意识。

  标语比广告更精炼,往往贴在建筑物的墙上或工厂的楼道里,有时候是恳求的语气,有时候又是大声的告诫。不过今天的标语写的已经不再是意识形态格言,而是宣传市场的重要性,鼓励企业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号召人们致富。

  海尔的标语“绝不对市场说‘不’”是我最喜欢的标语之一。另一个是某纺织厂天花板上挂着的一幅标语,字特别大,高3英尺、长50英尺出头,看起来很有气势:“30天完成韩国订单!”

  尽管今天市场取向的格言传递的信息与过去激励革命的格言完全不同,但沟通的方法是一样的,因为背后的文化并没有变。用标语来构造一种集体心理,形成共同目标,这是中国传统的做法。

  值得赞赏的“离婚”

  在中国也出现了支持离婚的声音,一些人认为,解除不快乐的婚姻比维持令人绝望的婚姻对社会更有利。这些观点正在改变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离婚的人日渐增多,社会对离婚的负面看法也在缓解。

  面对丈夫的粗鲁、残忍、跋扈、下流或不忠,妻子也可以不必再痛苦地默默忍受。妇女也越来越积极地参与相关政策问题的公开讨论。

  我曾经与一些受益于经济改革的女性谈过,从她们身上能够明显地看到女性独立性的提高。她们的言辞中透露出来的东西,恰好是大多数中国人身上正在出现的东西。她们说出来的,是普通中国人对自己对国家逐渐增强的自信。我想她们是新时代中国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据《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一个“老美”眼中的
中国30年
2009-1-15 48256F32002924A64825753E0027BAB5[B1-蒋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