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8时,温州市鹿城区飞霞桥,43岁的重庆汉子老陈开始和老婆儿子一起忙着摆摊。“正宗重庆杂酱肥肠牛肉面”,是一家三口的谋生之道。
老陈慢慢把不锈钢餐车推到靠近人行道的马路牙子上,又和儿子一起在人行道上搭起了红色的帐篷,摆放好桌椅。正值寒冬,暖色调的帐篷挡住寒风,才能吸引路人驻足,吃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
引人注目的是,老陈和附近的20来家小吃摊,使用的是统一的不锈钢餐车。车身的宣传画上,展现的是灯光中的都市夜景,上面印有“支持市容管理,共建和谐社会”的字样。
向流动摊贩提供租车服务,只是温州市民民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职能的一部分。这家成立于两个月前的“摊贩公司”,宗旨就是“为民服务,方便市民”。
每天晚上,“民民”都向飞霞桥派出4名管理人员,督促摊贩们避免影响交通和破坏环境整洁。下一步,他们还将向摊贩们提供统一着装,进行统一的卫生知识培训,代办卫生证明、健康证明,同时,向外界推广“飞霞桥小吃夜市一条街”。
去年中秋节前后,老陈他们还在代表“温州门面”的五马街商圈里“藏猫猫”。
熟悉他们的顾客都知道,每天23点之后,城管队员和协管员下班了,“老陈们”就会推车挑担,来到开泰百货商场附近的谢池巷贩卖各色小吃。60多名流动摊贩绵延百米,热闹非凡,使得“开泰”几乎成了夜市小吃的代名词。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流动摊点不啻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乱点”。油烟、垃圾、喧闹,埋下卫生隐患,机动车根本无法通行……这一切,都使得流动摊贩成为市民的投诉热点。
老陈坦言,其实大多数摊贩本身并不愿意成为“猫捉老鼠”游戏中的负面角色。像他这样的外来人员,受到年龄、学历等因素的制约,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也是迫于生计,才沿街叫卖,跟城管队员打起了“游击战”。
如今,虽然每月要向“摊贩公司”缴纳200元的租车费和200元的清洁费,但令老陈最为欣慰的是,终于结束了“人人喊打”的“游击战”生涯,一家人可以安安心心地摆摊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