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3000万海外资金回归青田农业
· 中国农村“利好”频出
海外资本回归故土投资农业
· 中西方农业观念的碰撞
让脚下的土地充满想象空间
· 用打拼世界的智慧
把现代农业观念种在土地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用打拼世界的智慧
把现代农业观念种在土地上

  在世界闯荡了大半圈之后,青田华侨操着各种国家的语言回到了家乡,他们为这片土地带回来的不仅仅是资本要素,还有他们在国外打拼后的宝贵经验。

  在青田仁庄镇小令村的青尔康果蔬专业合作社菜地里,保加利亚华侨徐文俊正在整修他的洋果蔬,头角尖尖的羊角豆,闻乐而舞的跳舞草,晶莹白皙的人参果……这些国内不太常见的蔬菜,让记者大开眼界。

  上世纪80年代就到国外打拼的徐文俊,经过二十年的摸爬滚打,身上混杂着多种文化的印迹。“到目前为止,我到过的国家有29个,到哪里就得适应当地的食物,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吃新鲜的习惯。”

  回国投资果蔬园前,徐文俊到过许多国家考察过农业,对美国、以色列、南非的农业模式了解得最多。他发现国内很多搞农业研究的人,考察时只关心人家的设备多么先进,技术品种多么好。“我的感觉是,这些都不是根本,关键是生产方式。”

  这个过去在国内就作过调研工作的商人,似乎有着特殊的观察力。“像法国的葡萄园,两三个人就能管理一个几十万亩的大庄园,但要注意,并不是让这两三个人像中国农民一样,自己来种地,这里有非常细致的社会分工。”

  播种时,给种子公司打个电话,种子公司就会来架飞机,给你播完后让你签单。施肥、锄草、灭虫的时候都是这样。农药是不能随便用的,你也根本买不到农药,必须联系专门的农药公司上门为你喷洒,喷洒的时间、剂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到了收割的时候,收割公司来给你收割,收完后直接交给期货市场。所以,整个过程几乎不涉及农民,都是专业工人在操作。最重要的是,因为专业分工,成本大大降低。也就是说,是这个社会共同完成了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又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

  这次回国“务农”,徐文俊把国外的管理方式也一起带了回来,在他的果蔬园里,不仅种植了他从国外带回来的“洋果蔬”,还有他的“洋观念”。

  果蔬园里的10多个新品种,是徐文俊从国外寻找来的,由于受到国外农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他坚持不使用农药,种植有机蔬菜,“在国外吃惯了不用农药的放心菜,轮到自己种菜根本不舍得下农药。”在田里反复试验,他终于找到了生态的菜籽饼杀虫。

  在传统农业中,注入新鲜的国外现代农业元素,似乎是青田华侨搞农业的一大特色。他们在用自己的努力付出辛劳的同时,也在随时随地汲取国外的先进方式。因此,许多华侨在归国务农时,也把国外好的农业管理经验带进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在罗小石的养猪场,记者同样看到了普通养猪户少见的先进设计。轻轻一压就会自动喷水的水龙头,这是给猪喝水的给水系统;每个猪圈上都布了探头,通过电脑系统可以观察每个猪圈的情况;这里有给公猪锻炼的运动场,有专门的生猪场,每个外面进入猪场的人必须经过消毒间消毒,这些都是罗小石从贝尔格莱德郊区一家养猪场拷贝来的。

  罗小石还想学日本的养猪方法,在猪场下面培育食用菌,粪便作菌类的肥料,菌类又用作猪的饲料,完全的生态循环。

  而罗小石的终极理想,是学习上次到英国农场度假时看到的一个奶牛场。“那才叫真的‘牛’呢!”罗小石说,那里养牛全部用电脑控制,即使主人不在农场也可以,只要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完成喂食、清洗、出奶一系列工作。

  对于一个喜欢周游世界、玩汽车拉力赛的男人来说,当农民也许是他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的一种“另类”方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用打拼世界的智慧
把现代农业观念种在土地上
2009-1-12 浙江日报000102009-01-12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