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快板书推广人民币
· 钱币博物馆解密央行60年
· “何不叫中国人民银行”
· 第一套人民币有62个版本
· 能保值的“小米工资”
· 美国记者提问引出财经会议
· 马背银行
· 一起打击报复案背后的问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何不叫中国人民银行”
  南汉宸:“张(鼎丞)、邓(子恢)提出的‘联合银行’或‘解放银行’名称,董老(必武)都不满意。如今,人民对国民党的通货膨胀,已是怨声载道,国民党的中央银行,早已令老百姓谈虎色变。我们若叫‘中央银行’,恐怕人们很难区别此‘中央银行’非彼‘中央银行’。”

  何松亭:“如今我们的军队称‘人民军队’,我们的政府称‘人民政府’,何不将我们的银行也称‘人民银行’!”

  南汉宸:“胖子,真有你的!现在蒋介石的大势已去,新中国的曙光即将来临。我们就叫它‘中国人民银行’吧!”

  62年前的这段对话,至今听起来还是那么激情澎湃。这是两个人在商议新中国国家银行的名称。

  当时,南汉宸任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主要负责筹建新中国的中央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而何松亭时任晋察冀边区银行副行长。张鼎丞时任中共华中军区司令员、邓子恢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代理书记。

  1947年9月14日,张鼎丞、邓子恢致电中央工委,指出“为适应前线作战,中央应立即创办联合银行或解放银行,越快越好。”董必武接到张、邓电报后,立即找南汉宸商议。南汉宸指出,钞票制版要花费很长时间,因此确定银行名称是当务之急。

  1947年10月2日,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刘少奇、常委董必武,在西柏坡发电报请示中央,建议新中国国家银行的名称为“中国人民银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11 “何不叫中国人民银行” 2009-1-7 浙江日报000112009-01-07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