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2版:创新发展在浙江
3  4  
PDF 版
· 德清县实施创新教育成效显著
· 1千万至近16亿的嬗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2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千万至近16亿的嬗变
  【关键词一】:企业改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桐庐县工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是,至上世纪90年代左右,该县的国企乡企遇到了发展瓶颈,于是“企业改制”就成为解套瓶颈的利剑。

  

  1993年,桐庐县的乡镇企业与全国各地的乡镇企业一样,具有四大重症:一是包盈不包亏,明赢实亏;二是集体穷,个人富;三是监督管理体制不到位,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四是大锅饭、铁饭碗,职工积极性不高。当时的桐庐县乡镇企业局副局长俞思逊如是说。

  为此,桐庐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先后两次赴温州、绍兴等地学习取经,针对乡镇企业历史短、遗留问题少、解决职工问题包袱较轻等因素,决定乡镇企业改制走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前面,就在桐庐镇、富春江镇等地选了十几家企业进行改制试点,采用的是股份合作制,但是改制后仍然不到位。接着通过调查研究,举一反三,采用企业资产整体转让,这项举措一出台就遭到了多方质疑。一是上级领导还没认可,甚至通报批评桐庐的做法;二是部分老同志想不通,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做法;三是职工有顾虑,觉得改制后为私人老板打工。面对这些困惑,县委、县政府一边细致地做工作,一边顶住各方的压力,坚持推行“转让式”改制。因为桐庐县的乡镇企业规模较小,同时其亏损面和亏损量都非常大,有些企业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因此转让是比较合适的方式。尽管艰难,但是桐庐县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制仍在一步步地推进,直至1994年全部完成。

  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国有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作明显不适应,当时全县国有集体企业濒临大面积亏损、倒闭的境地,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已刻不容缓。据现任桐庐县经贸局党委书记楼跃杰介绍,在乡镇企业改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后,1994年桐庐县坚持“改革、稳定、发展”的宗旨,吸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开始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改制试点。但是,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比乡镇企业改制不知要犯难多少倍,乡镇企业改制的优势都成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拦路虎”。桐庐县委、县政府克服重重阻力,凭借舆论工具,坚定不移地利用“改制”这把利剑决意劈出一条生路来。桐庐五金工具厂、杨浦水泥厂、桐庐造纸厂作为第一批一次性转让给个人经营的企业,债权债务全由个人承担,职工去留自愿,同时积极做好自愿离开企业职工的安置和待遇问题。至1997年初全面铺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年底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达100%。1998年桐庐县国有集体企业实现25%的增幅,其中二轻系统自1993年连续亏损以来,1998年首次扭亏为盈,利润盈亏相抵盈余235万元。

  企业改制后,不仅挽救了一大批企业,而且派生出了一大批办厂能人,众多原来在企业中担任副职或中层干部的技术人员,纷纷另起炉灶自己办厂,涌现出成千上万个私人老板,同时大大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真正把广大民众的主要精力统一到聚精会神搞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思路上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桐庐县“工业强县”、“工业立县”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入人心,“工业经济是第一经济”、“龙头经济”的理念牢固确立,至目前桐庐县有大小工业企业70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750多家,强势拉动了财政收入的不断递增。

  

  【关键词二】:外向型经济

  上世纪80年代初,桐庐县的乡镇企业就与国营外贸公司联手开展业务,不仅起步早,而且发展态势看好;至90年代初期,政府顺势制定鼓励政策,有效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从而使外向型经济占该县工业经济的“三分天下有其一”。

  1987年,桐庐县及时抓住了横村镇、桐庐镇、旧县乡、瑶琳镇等皮件、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外贸产品加工的历史性机遇,着力发展轻纺织产品加工行业,特别是横村镇当年出口创汇达5000万元,一举成为浙江省人均创汇之冠。1988年3月,国务院决定适当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将桐庐县等全国140个县(市)列入其中。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确立,使桐庐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更趋成熟。

  1992年上半年,桐庐县委出台了《鼓励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若干规定》等激励政策。紧接着桐庐县人民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印发<桐庐县鼓励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对全民、集体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介绍、引进国外和中国港、澳、台地区资金以及国内资金的进行奖励,对华侨、港、澳、台胞以及委托大陆亲属,引进国内外资金到桐庐县兴办企业的人员给予优惠政策扶持等,大大促进了桐庐县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1994年,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桐庐县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在越南合资兴办了微生物农药联营公司,实现该县企业“走出去”零的突破。1995年,桐庐三亚公司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开启了生产企业直接出口的先河。

  2000年至2007年,桐庐县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利好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范围、领域和层次,外向型经济成为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2007年桐庐县外贸企业达到1200多家,其中12家企业在境外设立外贸代表处、生产企业或进行资源开发,同时与世界116个国家发生了直接进出口业务关系,进出口总额达到154.5亿元。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海啸波及,外向型经济重挫,桐庐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抱团抗寒,使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减缓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三】:政府南迁、跨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桐庐县城市发展步伐,基本在富春江北岸进行。1995年,桐庐县四套班子毅然决定县政府南迁,加速了跨江发展的进程,大大拓展了城市空间,且城市功能与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空前地拉动了现代服务业。

  

  工业化决定城市化,城市化又对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1991年10月,富春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不仅改变了桐庐人在富春江上摆渡的千年历史,而且将桐庐县城南、北区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992年初,桐庐县江南经济开发区成立,1995年初升格为省级·桐庐经济开发区。作为桐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发展,一直备受全县人民的关注,随着周边城市化的迅速崛起,富春江北岸的桐庐县老城区仅二三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1995年,桐庐县四套班子根据桐庐县城整体规划,作出将县政府搬至富春江南岸的决定。要改传统观念,必然会遇到不同意见。但是,县委、县政府毫不动摇,下定决心,于1998年春,县委、县政府所属的30多个部门和单位从圆通寺搬迁到了富春江南岸的迎春南路新政府大院,其余的部门和单位陆续搬进。县政府南迁是桐庐县跨江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县政府南迁,加速了跨江发展。道路、公交、供电、供水、电信、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商贸、居住等城市基础设施逐渐配套,县城城市功能强势拉动了省级·桐庐经济开发区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在首期开发的基础上,实施了“东进南扩”战略,使开发区发展平台拓展到了35平方公里,成为桐庐县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至2007年,开发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10.23亿元,有383家企业落户,实现工业产值52.84亿元。

  县政府南迁,加速了跨江发展。原桐庐镇、三合镇以及桐君山风景区等区块65平方公里划入桐庐县城范围,城市空间迅速放大,尤其是近5年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7.89亿元,城市化率达到52.9%。由于城市功能的配套大大促进开发区的产业集聚,产业集聚迅速汇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形成现代城市良性循环发展元素。如今,县城富春江以南区块餐饮、宾馆、休闲娱乐、超市、专业市场、中小学和幼儿园、医疗保健、广告业和律师事务所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不断涌现和壮大。特别是房地产业出现了乘数效应,41家房产公司开发了46个楼盘,今年头10个月共投入资金13.54亿元,销售住宅面积229719平方米,同比增长51%,为桐庐县财政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四】:招商引资

  桐庐县对招商引资的认识,从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提升到第一要务、一号工程等高度,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为平台,实施全方位、多元化方式,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桐庐县首先在硬件上改善了投资发展环境,为招好商、招大商奠定扎实基础。320国道改道到杭新景高速公路开通,主动融入长三角,接纳上海、杭州城市功能辐射;在省级经济开发区基础上,经济重镇建立了工业功能区,为招商引资引凤筑巢;不断完善县城城市功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丰富投资者品质生活;航道疏浚和富春江万吨码头兴建,挖掘水路资源等。在软环境投入上同样是下足了工夫,全县上下合心合力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全民创建“平安桐庐”,推出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保姆式”等服务内容不断推出。

  在引进外资上,一是通过以民引外;二是通过直接招商引资一大批外资项目;三是通过现有外资企业介绍招商。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国内招商引资业绩斐然。至2007年底,累计引进国内投资项目900多个,到位和外来投资118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26个,投产的规模企业670多家,2007年实现销售160亿元,成为桐庐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改革开放30年,在历届桐庐县委、县政府的统领下,全县人民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锐意改革,敢于进取,桐庐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财政轨迹来说吧,开创了从1千万元到近16亿元的嬗变奇迹。

  据长期从事桐庐县财政地税工作的俞谷同志(现为该局局长)回忆:桐庐县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工业挑大梁。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财政收入才上1000万元这一档;至1993年,就攀升到了1亿元(准确数为10337.85万元);而到今年底,有望实现15.92亿元。有趣的是桐庐县财政轨迹在改革开放30年里,可以清晰地将它划分为两个阶段,前15年为第一个阶段,财政收入从1千万元提高到1亿元;后15年为第二个阶段,财政收入从1亿元跃升至近16亿元。纵观两个15年,前15年的发展速度和后15年的发展速度相比,两者相差的倍数惊人。简言之,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带来的结果,不断解放思想带来的结果,勇于敢为人先带来的结果,那么其内在产生强大动力的引擎又是什么呢?

  1千万至近16亿的嬗变

  ——从桐庐财政轨迹透视该县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主要成果

  □谢 凌 左卿哲/文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创新发展在浙江 00022 1千万至近16亿的嬗变 2008-12-29 浙江日报000222008-12-2900005;浙江日报000222008-12-2900006;浙江日报000222008-12-2900007;浙江日报000222008-12-29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