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收听纪念大会?”
“这哪能错过!上午我打开广播,特意组织厂里的帮工一起听,”65岁的吴成德乐呵呵地说,“这有奔头的日子过得可真快,30年前我还是个壮小伙。分田到户没几年,又等到了分山到户,把集体山林分给农民自己管理。好事一桩接一桩啊!”
吴成德清楚地记着,那是1983年春节后一个夜晚,村民们都集中到生产队长家中。队长将每片山林的名称写在白纸条上,抽到哪张纸条,纸条上写的山林就归谁。
“我抽到养竹湾、江边山共40亩山林。虽然这两片山都是光秃秃的荒山,但我们全家都高兴得睡不着觉,合计着要在山上种杉木和毛竹。”说干就干,第二天,吴成德就带着他的3个儿子上山,劈山、挖土、除杂草。“那时一株毛竹只能换1.6元钱,一立方杉木售价100元,但山是自家山,遇到家中缺钱时,还能卖竹换钱,渡过难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隆宫村逐渐发展起竹木加工产业,村里很多人家买来刨竹机,加工竹筷。一时间,毛竹变得紧俏起来,一株毛竹卖到23元。
依靠卖毛竹,老吴逐渐有了10多万元的积蓄。2001年,他办起了竹筷加工厂。
办厂,需要流动资金,特别是每年三四月份,向农户收购毛竹时特别缺资金。2007年年初,就在老吴萌生停产念头时,他听到一个好消息,林农可用刚刚发放到手的林权证到信用社抵押贷款。吴成德立即与信用社联系,经过山林评估、签定贷款协议等程序,被通知4月11日到乡信用社领3万元贷款。
“那天晚上我就像当年分山到户一样兴奋,起了个大早,第一个到信用社办手续。”吴成德的赶早,让他成为载入历史的人物——我省第一个通过林权抵押获得贷款的农民。
用这笔贷款,老吴收购毛竹,扩大生产,今年他的工厂生产了700多万双竹筷。更让他高兴的是,现在有林权证作抵押,他能随时到信用社贷款。
在吴成德家郁郁葱葱的毛竹林里,老吴拿出一本绿色林权证,执意让记者拍照留念,他说:“2008年12月18日,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这是我创业的新起点。今天听到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又有手中这张随时取钱的‘信用卡’,我相信我的加工厂肯定越办越红火。”
受访者:吴成德,庆元县隆宫乡隆宫村一位普通的林农,他利用2006年发放到手的林权证,在2007年4月11日到信用社抵押贷款,扩大竹子加工厂,成为浙江林权贷款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