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成为30年来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生态省建设中每一个关键词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决策、一群群不遗余力的执行者和一个个可圈可点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在努力地带着我们回归家园,自然的家园。
明净的天空飞鸟掠过,淡淡的云朵徜徉在蓝天,淙淙的泉水流向远方……虽然世界近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人们心目中的家园,总是指向那青山绿水环绕、万物生机盎然的乡村。
回归大自然,回归绿色覆盖的土地,回归千百年来无数诗句里留下的秀美浙江,是我们的梦,也是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为我们保留了这个家园的原生态。然而,走向强国富民之路,工业化进程无法回避。改革开放30年,古老中国走完了许多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之路,中国以令世界瞠目的速度成为“世界工厂”,而浙江,俨然这片制造之林的一棵“秀木”。可是,这一切,都不得不起步于粗放式的增长。
过度的索取之后,大自然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2004年7月,当大面积的蓝藻如绿油漆般涌来,冲刷着钱塘江岸,人们惊呆了,刺痛了。
坏消息不断传来。八大水系中,瓯江作为浙江第二大河,由于受电镀等工业及其它污染,铬等金属含量超标;鳌江因上游及水头等地制革污染而变黑变臭;赤潮、大雾、酸雨等灾害天气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而来的是癌症发病率上升、食品安全等环境后遗症。
人们开始深刻地反思,在传统的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块状经济,也许创造了“金山银山”,却也消耗着绿水青山。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民间的呼吁和政府的政令几乎同时加大了力度。
从2003年掀开的生态省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为期三年的“811”环保风暴开始涤荡浙江。一些对钱塘江污染影响大的企业已经或正在搬迁。全省造纸行业纸浆生产线全部关闭,味精污染已完成全行业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开始进行前所未有的治理,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扩建、新建……
今天,生态环保指标已经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不顾环境容量、拼资源能源,偏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将遭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红灯”;今天,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在全省各地蓬勃发展,风起云涌的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改写着浙江农村旧貌,生态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已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理性的制度建设不断巩固环保执法风暴的成果,浙江的环保立法进程从未如此加快,出台规章文件从未如此密集。在生态补偿机制、排污权交易、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探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生态省建设亮点纷呈,资金投入累计达到998.9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2.06%。“双赢”一词格外响亮。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这对“矛盾”,转变为寻找“双赢”荣辱与共的合作。这种变化,改变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被动局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超前意识,使经济发达的浙江,终于让河水一天天洁净起来,空气一天天清新起来。
30年,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述,我们不妨盘点一下有关环境保护的关键词:绿色GDP、节能减排、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禁牧、禁渔、循环经济、区域限批、规划环评……每一个关键词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决策、一群群不遗余力的执行者和一个个可圈可点的故事。而每个故事,都努力在带着我们回归家园,自然的家园。
当然,一切远未就此划上句号,生态保护,注定是一个恒久的课题。
生态学者利奥波德说:“人们不断回到起点,以重新开始寻找那些永恒的价值观。”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准方向,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