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变小了,城市在长高,村口来了公交车,百姓家里的电表变大了……这是人们对浙江基础设施30年巨变的直观感受。经过30年的发展,浙江基础设施已强筋壮骨,越来越坚实,城乡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越来越强。
浙江变小了,城市在长高,村口来了公交车,百姓家里的电表变大了……这是人们对浙江基础设施30年巨变的直观感受。
曾几何时,时间是一把尺子,它成了人们丈量空间距离最简便的工具。
在“汽车跳、浙江到”的年代,人们的印象里,从杭州到温州这个省内最远的地级市,至少要花10多个小时,运气不好,那就得赔上20个小时的颠簸、堵车与等待,这条路也成了大堵车年代人们出行的畏途。
“四自公路”的兴起,堵车卡口的打通,卧铺汽车里8小时睡一觉到温州,已经让人们欣喜。而随着高速公路的兴建,浙江构建了“四小时交通圈”,包括温州在内的所有地级市和大部分县的百姓出行脚步再度提速——4小时,成了杭州到温州的新距离。
通乡、进村的乡村“康庄公路”的出现,让浙江绝大部分农民兄弟,也和城里人一样,出门就踏上水泥路或者柏油路,农村公交车也顺着康庄路开到了村口。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使得浙江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所需的时间尺度越来越短,人们感慨——浙江变小了。
曾几何时,在浙江城市化的春雨里,在浙江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中,悄然孕育城乡大变局。都市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乡村中争奇斗艳的农民别墅,让人感慨:浙江的城市在长高,浙江的农村变美了。
在长高的城市里,在城市化的大潮中,人流汇聚商机,楼宇经济、商贸服务业成了浙江经济起飞的新动力。
在变美的乡村旁,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脚步越来越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一批高效益的新概念农业业态,为浙江农民带来了更多的财富,更广阔的财路。
曾几何时,随着家中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富起来的浙江百姓发现,家里的小电表难以承受重负了,家里敷设的电线越来越粗,电表越换越大。
从改革开放之初,浙江一年几十亿千瓦时的用电量,到如今一天超过4亿千瓦时的电力消费量,浙江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迅猛。
发展的不光是电力,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也纷纷进入经济发展迅猛、能源需求量大的浙江,浙江已成为国内能源利用形式最为丰富的省份,核能、太阳能的利用领跑全国。
曾几何时,浙江的大江大河和千里海岸线,筑起了高标准的海塘、江堤,沿江、沿海百姓面对水患、台风的侵袭,又多了一道保障,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
当然,在30年成长的岁月里,浙江的基础设施也经历了诸多发展中的阵痛、成长的烦恼。
从早先的大堵车、到前些年出现的拉闸限电,浙江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对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一直在考量浙江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激励着浙江上下夯实,以持续大投入、迎来大发展。
成长中的烦恼,就用成长来应对;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在改革开放岁月里最早参透“市场”两字的浙江人,一直尝试着用开放的市场机制,化解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不足的矛盾。
从集资办电到“四自公路”,到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再到大规模引入民资、外资及省外企业资金的巨型电厂,昭示着作为一个开放市场,浙江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它每年吸引来的数千亿元资金投入,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半个甲子过去了,如果说30年前浙江基础设施的根基薄弱,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经过30年的发展,浙江基础设施已强筋壮骨,越来越坚实,城乡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