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我看八十年代
· 锅碗瓢盆现代化
· 守望冬季的树
· 古镇归巢
· 前辈企业家的
“御寒良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锅碗瓢盆现代化
□汪逸芳
  

  30年以前,来自海外的“洋货”是很受器重的。记得表弟第一次去美国,送我一把西瓜刀。先生第一次去日本,带回来了一个磨刀器。那是我家厨房里最早的“洋枪洋炮”。除了灵巧好用之外,形式感也极强,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内没有,于是就多了一层含义:新鲜稀奇。

  1980年,我家厨房是房门口放一只煤炉,之后是两平方的“据点”,现在有六七平方了。条件渐好,“洋枪洋炮”也很自然地多了起来:日产的瓷盘,流行韩瓷,瑞士产的小刨刀,日本产的洗锅刷、水果刀、德国双立人的钢肥皂……

  我以为,自己的追求有问题,没想到一次会上遇到二十多年前的老同事,更是把我吓了一跳。他说,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为了健康,他们家厨房革命了,买了全套双立人的锅碗瓢盆,乖乖,好几万啊。他的太太是医生,推行健康新理念,比如烧菜不要流失维生素,“双立人”锅可以缩短烹饪时间,锅盖上的计时器可以放在口袋里,炖骨头汤省时还方便……诸如原汁原味,不放味精也很鲜,如此等等一大堆新花样,说得我恨不能立马去买一套来试试。

  曾一度,银泰、解百、杭州大厦都设有此类高消费的厨房用具专柜,有一段时间我跑来跑去,就是看他们演示。不过对我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是第一无烟,第二是锅具锃亮锃亮,就像国外电影里的厨房一样,所有的不锈钢器皿亮得可以当镜子。可终因其价格太高下不了手。我不断地问自己:值那么多吗?

  之后,这些国外的厨具进小区吆喝了,并可以上楼为你演示,为你烧一次菜。好朋友买了一只无烟锅,三千人民币。女人的弱点是别人有的你也想有,经不住诱惑,最后我请进了一只烫锅一只炒锅,新鲜了十天半月,缺点彰现:第一死沉,烟是少一点(新观念冷油炒菜,老锅也可无油烟),但锅底太厚单手拎起来费劲;其二,虽说可以保留原汁原味,却失掉了中国菜起油锅炒出来的香味,家人吃不惯;其三,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每烧一次就要为维护清洁擦上半天,太做筋骨了。本来洗、烧、吃、洗在两个小时里一定完成了,新锅节省了煮的时间,却也多了洗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洋枪洋炮”束之高阁,再也不去动它了。

  厨房革命宣告失败。厨房里的女厨师还是重返传统的“中国装”。什么蒜泥啊姜丝啊萝卜丝土豆丝全凭“一把菜刀闹革命”,烧菜依然铁锅一口,锅外一年“管”一次,拿起菜刀如同几十年以前的老母亲那样呛啷呛啷铲一次,把锅灰铲下。

  绕了一圈,我从终点回到起点,厨房里的“洋枪洋炮”买得起也依然用不顺手,搞不懂为什么洋武器不考虑中国的家庭女人主厨,爹妈遗传的除小鼻子小眼以外,身胚绝对不能与洋人比,就像中国的足球队输就输在体力上一样,“端不动”也是一个问题。

  三十年过去了,“洋枪洋炮”已不再稀奇,想要商店里应有尽有。人就那么怪,当你什么都可能拥有的时候,心态是平和的,眼睛再也不会贼溜溜地盯着别人碗里的菜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锅碗瓢盆现代化 2008-12-12 48256F32002924A64825751A0010F529[A5-汪逸芳≈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