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浙江的文化发展无疑是值得抒写的一个篇章。
30年来,为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浙江文化在改革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在建设中积累,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让百姓的生活更加滋润。
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感受浙江文化30年的跨越:
1978年,我省仅有128个艺术表演团体,全部为国有单位;2007年,全省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1个,民间职业剧团500多个。
1978年,我省只有19家博物馆,所有文博单位的馆藏文物总数不足20万件;2007年,全省博物馆总数将近200所,国有文物藏品达88万余件,非国有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的文物有20余万件。
1978年,我省仅有浙江人民出版社和西泠印社,现在全省已有图书出版社14家,音像电子出版社6家,网络出版单位3家。
1978年,我省只有4座广播电台,4套节目,只有1座省级电视台,电视无线覆盖率仅有30%。现在,全省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83家,办有广播节目106套、电视节目114套,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超过99.5%和97.5%。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浙江文化30年的发展与变化。
改革开放
文化事业全面复苏
最近几天,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特别忙碌,她正在跟有关方面合作拍摄越剧电影,让百年越剧在银幕上得到发展。
从桐乡越剧团的小演员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领衔主演、团长,再到中国越剧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成长经历,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不骄不满,才能进步;精益求精,后来居上。”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办公楼门口,邓颖超同志1984年给“小百花”的题词把记者的思绪带回到该剧团的初创时期。
改革开放之初,作为越剧的发源地,我省各地越剧团也逐渐恢复,但演员还都是老面孔,“四个花旦200岁,三个老生两颗牙”,是人们对当时越剧人才青黄不接状况的描述。越剧如此,其他剧种也不例外,发现和培养戏剧新苗子成为当务之急。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下,1982年9月2日至23日,浙江举行了全省戏曲小百花会演,10个市的373名青年演员参加会演,共表演了12个剧种113个节目,演员最大的24岁,最小的只有11岁。评出优秀小百花奖50名、小百花奖150名,茅威涛、何赛飞、董柯娣等都是当时评出的“优秀小百花”。
戏曲小百花会演是促进越剧事业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有效创举,浙江从此迎来了以越剧“小百花”为代表的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省小百花会演结束不久,我省以组织浙江越剧赴香港演出团为契机,从全省抽调了40名优秀“小百花”,于1982年10月组建成越剧小百花集训班。这就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雏形,茅威涛就是那个时候来到杭州的。1983年11月16日,浙江小百花在香港演出著名剧作家顾锡东的力作《五女拜寿》等剧目,14天15场戏,场场观众爆满。
1984年5月21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浙江小百花越剧团。9月19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同志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了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35周年献礼演出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并欣然题词。
一时,“小百花”成为优秀青年演员的代名词,浙江各市(地)县纷纷成立小百花越剧团,挖掘、培养越剧的新生力量。“小百花”现象还从越剧一个剧种扩展到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多个剧种。小百花剧团像百花般绽放在浙江戏曲舞台,引得全国各地竞相仿效。此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不断创新、提高,1993年《西厢记》获文化部文华大奖,2003年《陆游与唐琬》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
改革开放激活了浙江文化人的热情,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不断涌现。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文革”带来的书荒,浙江出版部门大胆出版了世界名著《飘》,此后,大批世界名著被源源不断地引进出版。
广播、电视、报刊由少到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此间,群众文化活动也逐渐恢复。1978年,我省恢复建立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各地市级群众艺术馆、县级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也相继恢复建立。1984年,我省全面将乡镇、街道文化站确定为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是全国最早启动文化站建设的省份之一,为浙江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90年代,浙江博物馆新馆、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音乐厅等一批高品位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树立了浙江文化的现代化形象。
文化产业
从无到有快速崛起
香港导演鞠觉亮说自己是半个横店人,因为他有一半的时间呆在横店拍戏。在横店,像鞠觉亮这样的导演绝不是个例。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的横店,有近20个跨越千年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截至2007年,已有《荆柯刺秦王》、《英雄》、《黄石的孩子》等500多部、18000余集影视剧在横店影视城拍摄完成。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现在横店影视城的位置还是一片荒山荒坡。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的主体大多是国有文化实体,文化活动的组织模式也往往是“政府办文化”,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改革的浪潮激荡着传统模式的变革。上世纪80年代末,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文化领域,浙江文化产业开始起步,音像业、娱乐业相继进入市场,录像放映厅、歌厅、舞厅、音乐茶座等大众参与型的娱乐新方式相继面世,成为广大群众追求的文化时尚。
1995年,横店集团掌门人徐文荣以“半年内建起‘广州街’”的承诺,打动了正在筹拍电影《鸦片战争》的谢晋的心,横店由此开始涉足文化产业。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时,电影《鸦片战争》在全球公映,横店藉此片在影视界一炮打响。
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后积累起来的雄厚的民间资本,以及人民群众强劲的文化需求,为我省影视等文化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1999年8月,省电影公司投资建设了全国第一家多厅多功能影院——庆春电影大世界,极大地刺激了正处于低谷时期的中国电影市场,为全国各地建设新型影院提供了成功范例。宋城、未来世界、杭州乐园等一大批主题公园的建成,也使浙江百姓有了更多的休闲去处。
现在,高新文化产业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目前,浙江已有近3000家行业网站,占全国一半以上。全省有专业动画制作企业50余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2007年动画产量1.3万分钟。
改革开放30年,浙江文化产业从无到有,迅猛发展。2007年,浙江文化产业总产出2123.44亿元,增加值595.93亿元,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民营文化产业的崛起是我省的一个亮点。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投资总规模达到230亿元以上,涉及影视、印刷、演艺娱乐、艺术品经营、旅游、广告、会展等10余个行业。全省民营文化企业年营业总收入30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50余万人,并且形成横店集团、宋城集团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
体制改革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在杭州下沙,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投资4亿元建设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出版物配供中心,明年将以50万以上可供库存图书品种、24小时出库速度,为出版社、书店、网上书店、读者提供网上采购和门对门的配送服务,浙江新华书店再次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
浙江新华书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得益于我省在全国先行一步的文化综合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浙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也是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领跑者。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大解放为文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得改革风气之先的浙江人,像发展经济一样,用改革的思路发展文化,使浙江频频成为全国文化领域改革的试验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全国文化市场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试点省、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省等。
无论是哪项改革,浙江都善于思考;不管是哪次试点,浙江都勇于实践。浙江不断为全国文化建设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
进入新世纪,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化大省建设的浙江最先感受到体制制约之痛,也在全国最先尝试“解痛”。2002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尝试突破原有文化体制束缚,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03年,我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浙江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之一。
在国内外鲜有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我省按照中央的要求,鼓励多种形式的探索和试验,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了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3年7月,浙江省新华书店整合集团所属的241家书店卖场,通过信息化网络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成为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连锁书店,继而又出资1.7亿元注册成立中国博库书城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出版物跨省连锁经营公司。
束缚文化生产力的旧观念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逐步瓦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公司在全国省级出版集团中率先转企改制、全面企业化运行,整体实力迅速提升,2007年在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位列出版发行类第二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对下属所有媒体实行“一媒体一公司”,各报刊经营公司面向市场积极开拓广告、发行业务,既为媒体承担经济保障,又为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力,自身的经营绩效也得到显著提高。华数数字电视公司则与杭州、嘉兴等6个市及32个县(市、区)实施了资产重组、联合发展。
文化繁荣
惠及城乡大众百姓
浙江文化繁荣发展,浙江百姓深得其益。
2004年1月1日,走进浙江省博物馆的观众发现,不用掏钱就可以一睹“历史宝贝”。省级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浙博”是全国第一家。2007年12月1日,浙江图书馆取消30元借书证年费制度,实行免费借阅。国家和省一级公共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浙图”也是第一家。
如今,在浙江,像这样的免费文化盛宴不只在“浙博”、“浙图”才能享受到。城里人进图书馆听公益讲座,在家门口广场看文艺演出;农民在村里的“农家书屋”免费借阅书籍,都已是平常的事情。
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不要说免费的文化活动,人们就是花钱也享受不到文化。很多人都清楚地记得,当首批世界名著解禁之时,多少人到新华书店彻夜排队买书。许多农民可能要走上一两个小时甚至翻山越岭才能看场电影。1986年5月12日,新落成的杭州图书馆对外发放一批新借书证,浣纱路和平海路上排起两条150米长的队伍,不少人还通宵排队领取借书证。
浙江百姓30年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得益于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的浙江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省各级政府推出的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举措。
从组建小百花越剧团开始,历届省领导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进入世纪之交,文化建设更是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从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到2000年出台《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从2005年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到2008年推出《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省委、省政府一个个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创新思路,更是让浙江文化建设驶上了快车道。
如今,浙江不仅拥有西湖文化广场、杭州大剧院、宁波大剧院、温州博物馆、嘉兴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大批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也星罗棋布。目前,我省县级文化馆覆盖率达到96.7%,图书馆覆盖率87.8%,70%左右的行政村有了村级文化活动室。
近年来,我省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电视剧《海之门》、《至高利益》、《天下粮仓》,电影《村支书郑九万》,甬剧《典妻》,音乐剧《五姑娘》……一大批新作品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群众喜爱。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广电集团等单位投拍的首部国产灾难大片《超强台风》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以“转型期的浙商和浙商自身的转型”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十万人家》,即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2004年9月10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拉开序幕。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富有浙江特色的优秀剧(节)目在七艺节上闪亮登场,捧回了两个“文华大奖”和一个“文华大奖特别奖”;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还举办了600余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展示了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累累硕果。
从2006年开始,省政府连续3年把送文化下乡作为“为民服务十件实事”之一,全省已送演出下乡4.38万场次、电影48万场次,图书719万册。而从2007年元宵节开始的农民“种文化”活动,使大批富有特色、农民自我参与的文体活动在浙江大地上蓬勃开展。目前,除个别海岛外,全省所有乡镇、97.5%以上行政村的村民能看上有线电视。今年年初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开展的“彩虹行动”,让全省1.5万余户农村困难群众看上了彩电。在文化的润泽下,浙江城乡百姓的生活越过越滋润。
摄影:本报记者 邵全海 黄曙林 梁臻 通讯员 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