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荷叶鸡、龙井问茶、翡翠珍珠鱼圆,一个月前,地地道道的杭州美食让见多识广的联合国外交官们竖起了大拇指。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联合国中国(杭州)美食节,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杭州商业资产经营公司抽调的13位大师,在这次活动中组成了阵容空前强大的美食团。
美食节为期10天,美食节组委会在活动期间策划组织了各种形式和主题的美食表演和品尝活动。为了尽可能地展示中国的烹饪艺术,烹饪大师们进行了现场表演,展示精湛技艺,介绍中国菜系、菜肴原料、烹制手法、菜肴典故等。到场嘉宾则被邀请对美食进行品尝点评,与大师们交流,充分体会中国烹饪艺术的奇妙和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杭州一直致力于打造“美食天堂”的城市品牌,随着旅游休闲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杭帮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新,国内外的知名度与日俱增。“杭帮菜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菜系,正因为杭帮菜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根据现实环境,及时进行调整。关键是在调整期内要尽快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包括品牌、定位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特色。”美食团负责人说道。
此次美食节的举办,给各国大使留下极大的震撼,也给“杭帮菜”打开了一个国际展示平台,加深了杭州与国际餐饮业的交流。美食节期间,杭州市政府也借助这一平台,通过推介会、图片展、发放杭州画册、播映城市形象展示片等形式,全面展示“生活品质之城”杭州的城市形象。
链接:
杭帮菜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杭帮菜分为两派:以楼外楼为代表的“湖上帮”和以天香楼为代表的“城里帮”。前者用料以鱼虾和禽类为主,擅长生炒、清炖、嫩熘等技法,讲究清、鲜、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后者用料以肉类居多,烹调方法以蒸、烩、氽、烧为主,讲究轻油、轻浆、清淡鲜嫩的口味,注重鲜咸合一。那个时候,老杭州要是能在这两个饭店办喜酒,那可算是非常光荣的事情了。
要说起杭帮菜真正发迹,大约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说起。最早的一批杭帮菜馆,出现在武林路一带。大约在1994年,花港太子宫、华王宫红极一时,并称当时“两宫”;1995年,杭大路上的新世界大酒店,都在老杭州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张生记、食为先、喜乐等本地餐馆开始兴起,杭州餐饮市场一片繁荣。
在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渐渐呈现出一种对外拓展的趋势。
1998年,张生记挺进上海,在当地引起轰动,杭菜馆迈出向外扩张第一步。
1999年,红泥、新开元、万家灯火等亦率军而至,杭菜馆在沪数量扩至六七家,并掀起杭菜旋风。
2000年,楼外楼、食为先等随后介入,和楼外楼一样齐名的杭州餐饮名店知味观,同样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完成了一家百年老店的华丽转身。这家“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的平民化的百年老店,除了坚持自己大众小吃的特色之外,之后又推出了自身品牌和西湖山水相结合的成功之作——味庄。除此之外,知味观甚至在上海静安路也开出高档餐厅。
2001年,张生记、万家灯火、红泥等开至南京,新名门、奎元馆等开至深圳、广州,杭菜馆在外开店数增至40多家。
也许正有了在这些大都市的成功经验,此后杭帮菜馆扩张的脚步越走越快。2001年年底,张生记、楼外楼、新开元等杭州名店均不约而同地北上,在北京也轻松地站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娃哈哈、阳光、奎元馆等餐饮第二集团军也加快了扩张步伐,先后将脚伸到了深圳、广州、无锡、淮阴等城市,并一跃成为当地的餐馆领头羊。
据初步统计,杭菜馆在国内攻下20座城池,数量增至60家,在杭州大本营的数量增至九千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