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检验结果上网一查就知道
· 想在Do都城开小店
小朋友可上网报名
· “现代生活”PK“古老传统”
· 观众也应该参与设计展览
· 最佳路径为患者省钱省时
· 斯人已逝 遗教尚存
· 长尾羽的“恐龙”揭开面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0月28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22个部委发起的 “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来到浙江,并在随后的几天内为浙江市民带来中医药健康的科普知识。“中医中药中国行”于2007年7月在北京启动,为期3年,是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最多、影响深远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2007年已走过北京、河北等九个省市,该活动以“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为主题,旨在让公众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面对面直观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2008年活动将在全国十一个省市持续开展大范围的巡回宣传。河南宛西制药作为传承中医药优秀文化、发展中医中药事业的典范单位,应邀参与了这次活动。日前,笔者一行对享有“伏牛山药王”美誉的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访问。

  “‘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是‘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的主题。我们一直以来其实都在自觉地以这样的思想为指导,以这样的理念为使命,勇于承担行业、历史和社会的责任,以给祖国和人民奉献最好的药品。”孙耀志爽朗地说。笑谈之间,他那八百里伏牛山人典型的坦诚、直率、豪放的性格尽显无遗。

  “首先要承担行业责任。‘药材好,药才好’是我们贯穿工作始终的理念。传承中医国粹,必须以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为保障,以货真价实的好产品为体现。如果没有上乘、地道的中药材,造好药只能是一句空话。”孙耀志向我们介绍,从1998年起,宛西制药投巨资在豫西南西峡伏牛山腹地建立起20万亩的山茱萸生产基地,按照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实行药材生产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并于2004年5月23日率先通过国家GAP认证,成为全国首批通过GAP认证验收的八家企业之一。

  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药材资源优势,宛西制药专门成立南阳张仲景中药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栽培种植,保证了中药材品质的地道与纯正。从药材种植、采摘、加工的技术指导,到上门集中收购实行精细化一条龙管理,有效地确保了中药材的质量。此举比国家正式采用GAP标准还要早近3年时间,并使“药材好,药才好”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整个中药行业的制药理念。

  宛西制药随后又以率先通过认证的西峡山茱萸基地为模板,放眼全国,广罗布阵,先后在河南武陟、温县、安徽铜陵、福建建瓯,按照GAP标准建立地黄、山药、丹皮、茯苓、泽泻五大药材基地,初步形成了地域上以河南为中心、网络上辐射全国的格局,开创了中药材生产产业化经营与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先河,保证了药材的上乘和地道,实现了浓缩丸六种药材全部产自道地产区,从而使宛西制药成为国内单方剂建立药材基地最多、通过GAP认证最多的企业。

  “其次要承担历史责任。传承中医药优秀文化,让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宛西制药地处医圣张仲景故里,我们深感历史责任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孙耀志说,“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将‘仲景’文化培育成中医药的优势资产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孙耀志告诉笔者,宛西制药从2001年启用“仲景”品牌以来,累计对“仲景”品牌宣传的直接投入已超过5亿元。他们在国内先后组织了多次高规格的“张仲景学术思想研讨会”、“仲景杯”学术征文等一系列弘扬中医药的活动,连续承办了六届“张仲景国际医药节”,将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科技研发为一体的企业总部迁到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在宛西制药建设了仲景百草园、仲景文化广场、中医药文化展馆和花岗岩石雕仲景雕像、仲景紫铜浮雕文化墙等;出资500万元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十所重点中医药大学设立“张仲景奖学金助学金”和“中医药知识竞赛奖金”,未来5年还将在十所中医药大学资助1000名中医药专业博士生、硕士生。

  经过宛西制药人的不懈努力,继“月月舒”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其“仲景”商标不久前再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仲景”品牌被认定为国家首批300个全国重点保护品牌,并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品牌500强”。通过传承仲景文化,不仅使“仲景”牌六味地黄丸、逍遥丸、天智颗粒等系列中成药产品畅销全国,出口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在企业品牌和文化方面的成功做法,亦被国内医药界誉为“宛西制药文化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宛西制药现已发展成为集医药研究、药材基地、中成药、中药饮片、现代中药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集团。“仲景”牌六味地黄丸的销量全国领先。

  “再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现在一些企业为什么长不大?虽然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不善于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要义不容辞地反哺社会。”孙耀志介绍,宛西制药虽然地处比较偏僻的县域,交通上不占优势,但企业始终注意回报社会,仅安置人员就业就已多达上万人,带动农民参与药材产业生产达到50多万人。宛西制药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行动,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企业先后荣获全国现场管理先进企业、中国中药行业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连续多年被认定为中国中药企业五十强。

  对于宛西制药的未来,孙耀志最后表示,他们将按照“做行业先锋,树世纪品牌,创百年企业”的战略目标,继续继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标准化药材基地的种植管理水平,加大科技创新步伐,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医疗、中药养生五大产业链的完整对接。将着力把“仲景”品牌打造成在国内有核心影响力、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民族医药品牌的代表,把宛西制药建成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背景链接

  “中医中药中国行”是一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中宣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共同主办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于2007年7月在北京启动,为期三年,是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最多、影响深远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以“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为主题,让中医药更广泛地进入农村、进入社区,进入家庭,服务健康。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得到了当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行业内外广泛参与,在各地掀起了关注中医药的舆论热潮。把“中医中药中国行”打造成为中医药的文化之旅、科普之旅,成为惠及百姓、服务大众的健康之旅。2007年,已走过北京、福建厦门、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香港九个省市,2008年将走进山东、安徽、上海、浙江、广西、湖南、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湖北、江苏等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承担责任 奉献好药

  ——全国人大代表、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

  ·资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11 2008-10-28 浙江日报000112008-10-2800021;浙江日报000112008-10-2800022;浙江日报000112008-10-2800023;浙江日报000112008-10-2800024;浙江日报000112008-10-28000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