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暂免征收
个人所得税
· 乡村集市:手工布鞋很时尚
· 青田国际保姆
活跃欧洲
· “神奇”的稻米能保健
· 晚年生活想要滋润
不妨办份企业年金
· 微软“黑屏”,国产软件奋起直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象山县创旅游经济强县纪实三:

  象山:营造旅游“常青林”

  ·资 讯·

  近期,沪上的一家旅游专业媒体,对15家旅行社作了连续5周的中短线游跟踪统计,对每周统计的结果,用该媒体的话说,“象山游”的团队以“冠军”、“蝉联冠军”、“最热”、“异常红火”等来表述,连续5周位居榜首,共接待游客12192人。从上海来的游客龚先生是“十一”长假第一天来象山的50余辆自驾车自助行车队成员之一,尽管受台风“蔷薇”的影响,不能下海游泳,但龚先生还是在象山呆足了三天,龚先生说,象山的山海,一年四季都有看头,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有着“东方不老岛,海上仙子国”、“天然氧吧”、“海鲜王国”、“山海风光画卷”、“天然海洋博物馆”、“渔文化百科全书”等美誉的象山,以休闲度假旅游天堂的形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象山有着丰厚的渔文化底蕴,他们坚持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以独特的海洋文化为依托,不断地挖掘内涵,充实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形成春季“三月三,踏沙滩”、夏季“海钓节”、秋季“开渔节”、冬季“海鲜节”,以文化节庆为载体,吸引了游客,扩大了影响,达到了节庆促旅游、旅游和文化相融合齐发展的目的。今年6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象山县为全国首个“中国渔文化之乡”,并将在该县建立“中国渔文化研究基地”。有“渔民的节日、大海的庆典、海洋文化的盛会”之称的“中国开渔节”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在海内外都有一定影响,现已跻身国家旅游局十大民俗节庆行列。去年“四大节庆”接待游客89.9万人次,占全县接待游客总量的30%。

  近年来,象山县每年投入15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度挖掘海洋旅游资源,精心打造集观光、美食、游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内最佳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今年5月,象山县在有“亚洲第一钓场”、“海钓天堂”之称的象山渔山列岛,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海钓节,有来自上海、北京、福建、香港、澳门、台湾等35支代表队,还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的参赛选手。象山已初步形成象山港、乱礁洋、大目洋、檀头山、渔山岛、岳井洋等七大海钓区,可进行船钓、拖钓、岸钓、筏钓等多项海钓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来象山海钓的游客达6万余人次,预计今年可达到8万人次以上。

  在今年举行象山国际海钓节的同时,长三角地区首家汽车露营示范基地也在象山开营。2008中国体育休闲露营系列活动首站之所以选择了国家4A级景区松兰山滨海旅游度假区,正是因为营地按照《中国体育休闲(汽车)露营营地标准》建设,已经初步建成包括海滨、沙滩、草地在内的,自驾车、房车、木屋、帐篷区等功能齐全的海滨露营营地。有效利用空间为20万平方米,分为海洋娱乐、沙滩休闲、汽车营地、帐篷营地、服务保障五大功能。在松兰山景区的中国象山国际汽车露营基地开营首天,就迎来了千人参加露营活动。

  象山的海鲜也是作为该县的一旅游品牌。连续几年,由旅游部门牵头,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海鲜旅游节,在长三角的60多家海鲜餐饮企业联袂展示象山诱人的海鲜美味。2007年海鲜节纳入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餐博会,亮相大上海,其中“千螺百鱼宴”创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今年8月,象山旅游推荐活动先后来到苏州、无锡、常州等地,所到之处,象山的鲜活海鲜和“百里黄金海岸”在当地刮起了阵阵醉人的“海风”。

  为打造象山旅游品牌,该县还在全国征集旅游形象标识,“东方不老岛,海上仙子国”、“休闲象山,中国百里黄金海岸”,已成为象山旅游的金名片。他们立足沪杭甬,拓展长三角,通过节庆营销、影视营销、区域联合营销等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象山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象山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居民出行旅游、度假休闲、商务会议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去年,沪、杭、甬三地的游客占总游客人数的46%。

  象山的旅游,随着一个个精品项目的形成,品牌的确立,档次的提高,旅游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常年客流滚滚,好似栽下了一片旅游“常青林”,就像松兰山景区门口的“大榕树”四季常青。松兰山滨海度假区、中国渔村、象山影视城、石浦渔港古城,四大景区品牌效应日益明显,2007年,四大景区共接待游客221.94万人次,占全县接待游客总量的73.5%。

  十年间,象山县的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长三角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象山县县委书记周江勇深有感触地说,十年旅游快速发展的实践,政府部门的高起点规划,确保了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政府的强力推进,确保了精品项目建设的加快;政府的大力度促销,打响了“象山旅游”的品牌,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了“和谐兴旅”的良好氛围。

  十年旅游发展的成果,为象山县争创省旅游经济强县创造了条件,也激励象山人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徐颖峰 孙建军)

  海钓者的乐园 杨忠华/摄

  渔船鱼灯映渔港 余新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2008-10-27 浙江日报000062008-10-2700016;浙江日报000062008-10-2700017;浙江日报000062008-10-2700018;浙江日报000062008-10-2700019;浙江日报000062008-10-2700020;浙江日报000062008-10-2700021;浙江日报000062008-10-2700022;浙江日报000062008-10-27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