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心中的巨人
· 诗歌
就是我的名片
· 镜 子
· 怀念谢晋
· 源远流长“童子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心中的巨人
□王均寅
  虞山肃立,舜水呜咽。10月18日凌晨,曹娥江畔,一位在外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游子,一个为新中国电影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里程碑式的大师,在自己的家乡,安详而平静地走完了他绚丽而传奇的一生。他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谢晋,这颗新中国的影坛巨星,就以这样的方式作别了他心爱的电影事业,真正回到了他热爱着的故土。

  我与谢导的交往并不多,但我对他发自内心的尊重、热爱甚至崇拜,不会亚于任何人。坦率地说,我是他的一名忠实的“粉丝”。因为我与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他执导的《红色娘子军》、《女篮五号》、《牧马人》、《芙蓉镇》、《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是几代中国人品味不尽的精神大餐。艺术性之高、思想性之深、感染力之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他的影片也伴我度过了学生时代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他,是我心中的文化巨人。

  我有缘接近他、认识他,这确是一件未曾想到的幸事。在未接触他之前,我已经在与同事日常的交流中,了解到许多关于他的为人、生活方面的轶事,以及对家乡深厚的情结,脑子里常勾勒出一位睿智、豁达、爽朗、热情而又慈祥可爱的艺术老人。而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03年的上海华东医院。那次我在上海出差,得知他住院后前去探视。第一次走近他,想不到我心目中的巨人竟是这么一位平凡的老人,他佝偻着身子,躺在病床上,告诉我他摔了一跤,医生说脑子里有血块,要休息,还童真地说夫人不许他再喝酒了。听得出他内心有些倔,不服老的意味。而真正认识他应该是第二次,2007年初春一个春光暖融的上午。我和谢导家乡谢塘镇几位同志一起去上海他的寓所探望。老人非常热情好客,亲自为我们打开房门。老人如阔别的朋友般将我拉到旁边沙发上坐下,嘘长问短,话语间充满着对家乡的关心挚爱,对晚辈后生的殷切期望。在沏上一杯清茶后,老人给我打开了前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寄给他的新年祝福贺卡,给我欣赏了著名画家韩美林亲自给他绘制的《年猪》,给我讲了许许多多的趣事……谈话是那么的随意、融洽,就像窗台上射入的一缕温暖的阳光,使人兴奋惬意。我也丝毫不感到陌生和拘谨,只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位嗓门大、耳朵背、性格直率热情的长者和老友,双方一下子拉近了距离。他还陪着我满屋子转悠,只见家具陈旧俭朴,没有什么奢华的东西,除了厨房里琳琅满目的酒瓶子外,真正吸引眼球的是那摆满书房橱柜和架子的各种难以历数的获奖证书和奖杯,谢导都一一自豪地向我介绍。看得出,除了酒为至爱外,这些就是老人最珍视的宝贝了,因为它们蕴含着亿万观众对他艺术成就的最高褒奖。

  最近一次见到谢导,是在今年三四月间的一个下午,上虞“大地影院”开业庆典上。老人家站在台上,拿着话筒,热情洋溢地诉说他对上虞家乡、对春晖母校的眷恋和期望,前后讲了二十多分钟,兴致很高。真难以想象,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对自己的家乡会如此痴情和热爱。庆典结束后,我想留他吃晚饭,他执辞推却,告诉我要马上回上海,因为手头还有三四部电影要拍,如此强烈执着的事业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使我这个晚辈自愧不如。我只好尊重老人的意愿,目送他的车子渐渐远去。

  就是区区几次交往,谢导给我所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时间虽短,记忆永远。他的电影曾使我多次感动得流泪,什么叫人世间的真善美,什么叫激昂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追求。而在与他亲身接触后,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我感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风范,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一种强大的奔腾涌流的生命力量。八十多岁的高龄,仍在为电影事业不懈追求,四处奔波忙碌,仍在为家乡的建设事业献计出力,全然不觉老,不服老。他的身上,浓缩着中国老一辈正直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良知,洋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热爱。而如今,生命之树轰然倒下,又怎能不使所有热爱崇敬他的人扼腕痛惜!

  他以自己卓越的艺术成就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筑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还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值得久久追忆的丰厚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永远的谢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6 心中的巨人 □王均寅 2008-10-24 48256F32002924A6482574E9002E8901[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