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心中的巨人
· 诗歌
就是我的名片
· 镜 子
· 怀念谢晋
· 源远流长“童子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镜 子
□潘江涛
  最早的镜子叫瓦监——用瓦盛清水,以水照人。想来,那时村姑晨起,只能对着小溪或山泉梳妆,水镜虽大,但毕竟形象模糊,经不起半点风浪。一不小心,美丽的影子还会顺着溪水漂出山外,说不定被一个痴情的小伙捡到,于是便有了关关那个雎鸠了。

  东晋王仲祖仪形甚佳,每揽镜自照,曰:“王文开哪生得如馨儿?”明朝蔡羽,自号易洞先生,置大镜南面,遇著书得意,辄正衣冠,北面向镜拜其影曰:“易洞先生,尔言何妙!吾今拜先生矣!”而对另一些人而言,镜子的诚实则显得极为可恨。所谓:恶影不将灯为伴,怒形常与镜为仇。譬如,魏国夏侯惇将军,伤左目破相,心甚恶之,照镜则恚怒不已,辄扑镜于地。

  明镜不疲于屡照。而镜子则是诚实的,站在它面前,是年轻还是年老;是美丽还是丑陋,它都不折不扣地说出真相,促使人恰当地认识自己。即便像巴金这般豁达的人,也在《大镜子》中说:“面对镜子我并不感到愉快,因为在镜面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心:憔悴、衰老、皱纹多、嘴唇干瘪……它随时提醒我:你是在走向死亡。”“镜子对我讲的是真话。所以我不得不认真地考虑现实。这样我才订了一个五年计划。”巴金老人讲的虽是生活中的镜子,但心中面对的却是现世的“镜子”,才勇敢地扛起说真话的旗帜。他的《随想录》就像一面镜子,照得那些惯说空话、套话以及昧着良心说谎话的人无地自容。据说,秦朝的咸阳宫里有一面神奇的镜子,可以清楚地照出谁有坏心歹意。此事未必真实,但由此引出的成语“秦镜高悬”却颇耐人寻味。“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两千多年前说的这段话,今天读来仍然富有哲理。站在镜子面前的人,只要敞开心扉,睁开灵魂的眼睛,便可以从别人的假,认识自己的假;可以从别人的丑,认识自己的丑;也可以从他人的真,看到自己的假;也可以从他人的美,认出自己的丑。灵魂之镜既能透视,又能折光,这就是所谓的镜子效应。

  盖茨将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部裸捐给慈善事业。从“一毛不拔”到“一毛不剩”,盖茨的壮举无疑是一面明镜,观照出了部分中国企业家欠缺社会责任的“原罪”。尽管中国企业家所处的环境和微软不可比的地方很多,但我们的企业家至少不能光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还要在纳税、环保等方面严格遵照相关法律,不做假账,不把污水哗哗地排出来。而事实上,我们为数不少的企业家很多时候光说不练,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做了一点点慈善事业,却搞了很大的秀场。至于当下接连出现的“周老虎”、“范跑跑”、“郭跳跳”、“赵光光”等一个个“名人”,也是在公道、民心的“明镜”前才显出他们的尊容的。

  境由心转,相由心生。威、厚、清、古、孤、薄、恶、俗8字诀,此刻不妨拿来,和观他人一般,也为自己定一次位:你在他人心目中是个什么东西?不要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由不得自己,一张婴儿的脸即便其貌不扬,也必定纯真无邪。可见,人之初都是可爱的,以后之所以真气渐去邪气上侵,莫不是自我作践的结果。因而,在你感到还有必要为自己刻意掩饰一点什么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你心智洞明、人情练达、正眼疵疣的时候,不至于因为地位的尊卑宠辱而被阿谀或轻侮,把那份本属天然的境界秩序以及心态感觉全弄颠倒了。

  人的眼睛实在是一面最真的镜子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6 镜 子 □潘江涛 2008-10-24 48256F32002924A6482574DB000DDD14[A5-潘江涛≈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