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嘉兴敲下
排污权拍卖第一槌
· 向优秀“村官”
学习取经
· 良渚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
· 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 为百姓管好“钱袋子”
· “华联三鑫”重组方案确定
· 杭城斗蟋蟀热背后暗藏赌博风
· 强大的助推力
· 抓紧抓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 南海遗珍杭州首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强大的助推力
——衢州丽水在“山海协作”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张丹丹
  6年时间,衢州市招商引资项目创造的GDP占全市经济增量的60%左右,其中通过“山海协作”引进的接近80%;

  从2003年底的1000美元到今年突破2000美元,丽水市实现人均GDP的历史性跨越,用了5年时间。

  近日,记者在衢州、丽水两市采访调查,从这组数据中深深地感受到“山海协作”工程的巨大推动力。而数字背后,区域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新型劳动者正在成长。衢州和丽水正在努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向着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奋力迈进。    

  利用生态优势,培育新兴产业

  这里的发展呈现“加速度”

  万向集团、中天集团……这些知名企业纷纷来这里投资办厂,不同的是,它们不再投资传统产业,而是将目光放到了高新产业上。

  中宁硅业的一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明年上半年,第一套装置投产,就可以达到1500吨的产量,”企业负责人周欣俊介绍,“这只是开始,公司计划斥资40亿元,分三期建设。届时,年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能力可达4500吨。”

  采访过程中,记者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在衢州、丽水投资的企业都信心很足、干劲十足。开化的创亿集团、丽水的万控电气……都在争分夺秒地生产,力求产值再提高50%甚至一倍。

  难道他们不怕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吗?

  这个谜底,被“梦家园”董事长方向东一语道破。“没有不赚钱的产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与很多纺织企业面临困境不同,“梦家园”在衢州的高支纱生产基地忙碌地“应付”源源不断的订单。“高端纺织品的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今年以来尤其如此。”方向东保守地预计了一下今年的产量,“35万锭的产量肯定是跑不掉的,产值能达20亿元以上!”

  那么,这些投资为什么偏偏选在衢州、丽水这样的“穷地方”?建华南杭化工有限公司的厂长朱明仕认为:“早些年,政府推动的作用比较明显;而现在,几乎都是企业主动找上门来的。”

  “建华”选在衢州投资,就是看中这里令人满意的配套设施,“电热厂的蒸气管道铺到园区里,污水也有专业的处理厂搞定……这些都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丽水招商引资的“清高”,也吸引了不少企业的注意力。丽水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君伟告诉记者,为了保住丽水的生态环境,2005年至2006年,丽水工业园区先后拒绝了7家制鞋企业。丽水市政府的这种行为,吸引了对环保要求较高的企业。宁波“佳木思”在松阳投资建立了珍稀乡土树种繁育基地,温州“欧宝”在丽水投资建立了全球排名第五的闭门器生产基地……

  衢州市副市长杜世源说,最近一两年,“山海协作”的合作载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我们不再被动地接受传统产业的转移,而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坚持扶植培育新兴产业。现在看来,这条道路算是走对了!”

  山区职高生,杭甬企业抢着要

  从“输血帮扶”转向“造血帮扶”

  “山海协作”工程带来的“财富”,远不止此!

  6年的历程,为欠发达地区的32万人提供了就业平台!

  6年的历程,让原本无人问津的“山里货”变成都市热销的生态农产品!

  6年的历程,让住在深山的农民下了山,住进了现代化的新农村!

  ……

  在丽水工业园区采访时,记者遇到在这里上班的林子桥。刚从安徽老家到丽水时,由于找不到工作,他只能靠蹬三轮车赚点钱,“辛苦不说,收入勉强够用,更别说寄钱回家了。”2006年,他听说丽水市职业高中有免费的培训,就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报名参加了数控班学习。毕业后,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份铣床工的工作,收入很稳定,“比蹬三轮车多赚一倍的钱呢!”

  2004年,依托丽水职高,丽水率先在全省建立“山海协作”劳动培训基地。记者发现,尽管校区还显得陈旧,但这里推行的却是最先进的“丰田教学模式”。据校长王平介绍,这种模式一人一岗、一岗一机,同时强化技能培训。“企业就喜欢这里培训出来的学生,不仅基本功扎实、技术水平高,还具备很强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生产习惯。”

  4年时间,这所学校先后培养了各类技工15000多名,输送到杭州、宁波等发达地区的企业,知名度很高。这所学校的发展,更为丽水甚至周边地区的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技能和就业的平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山海协作”工程突破了长期以来“输血帮扶”为主的传统模式,探索“造血帮扶”为主的现代模式。衢州、丽水两市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模式,更加符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市场经济规律,增强了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对推进欠发达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强大的助推力 本报记者 张丹丹 2008-10-21 48256F32002924A6482574E7003F31D7[A1-张丹丹≈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