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文教科卫新闻
3  
PDF 版
· 千年文化田野飘香
· 金奇个人作品
音乐会昨上演
· 排舞俱乐部
· 美丽杭城上演浪漫故事
· 明星身价悄悄降
· 吴山庙会周五开场
· 中国高校要“抱团”迈向世界一流
· 邀请市民共睹当代大学生风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庆长假期间,笔者来到了长兴县水口乡,发现“沪”字车牌的车辆随处可见,“侬好”、“阿拉”的上海话不绝于耳。

  当笔者询问一位来自上海的施先生,他为什么会在“十一”黄金周携全家来长兴旅游时?来自上海的施先生用八个字来形容长兴县带给他的感受:“日新月异、风景如画”。施先生说,6年前,他曾来长兴县出差,当时就两条街道,没什么可看的。他办完事后,就连夜赶回了上海。

  然而,让施先生没想到的是,今年当他再次来到长兴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颇感吃惊:长兴的很多乡村,处处绿树掩映、曲径通幽,恍如置身画中一般。国庆期间,他和家人在水口乡的一处“农家乐”里住了三天,并游览了长兴的大唐贡茶院、仙山湖景区、“金钉子”远古世界景区以及中国扬子鳄村。

  他说:“这真是一次赏心悦目的生态之旅。”施先生能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变化,与长兴县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县”战略密不可分,尤其与长兴县实施的生态县建设“八大工程”有着紧密联系。

  今年以来,长兴县的生态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决战年”活动,围绕创建“省级生态县”的目标,深入实施生态县建设“八大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十三项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们以‘生态优县’战略推进‘绿色长兴’建设,以‘志在必得’的力度全面推进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生态县建设‘八大工程’有序推进,基本达到了省级生态县的考核指标。”长兴县县长章根明说。

  长兴县今年实施的生态县建设“八大工程”包括:工业产业升级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生态旅游建设工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程、清水河道建设工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生态环境恢复工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通过工业产业升级,长兴县依靠科技进步,对传统行业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大力推进循环经济“9911”工程,许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都用上了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通过生态农业建设,长兴县加大了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三大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全县化肥施用强度指标下降到248千克/公顷,达到了全国生态县指标要求。

  通过生态旅游建设,长兴县初步形成了古生态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太湖度假旅游产品等六大旅游产品。近年来,长兴规范提升了一批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园得到大力发展。如今,长兴已初步形成“探远古生态、品唐代贡茶、访帝乡佛国、赏太湖风光、享农家乐趣”五大生态游特色。

  通过城乡人居环境建设,长兴县扎实推进了村庄示范整治工程,累计创建30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2个整治村建设。今年又有5个示范村、35个整治村和4个提升村创建扎实推进。“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城市绿化八大工程全面完成,新增绿地61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三大指标已分别达到38%、43%、11.7平方米。

  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和生态文化建设工程,使得“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稳步推进,饮用水源得到保护,“青山白化”得到治理,绿色矿山创建全面启动,全县累计建成省级绿色企业4家、绿色饭店4家、绿色家庭13户、绿色学校3所、绿色社区5个,市级绿色学校9所。

  除此之外,长兴县还全面启动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十三大工程”。目前,在长兴县,耐火及琉璃瓦等窑炉企业污染整治成效显著,共整改企业164家,拆除烟囱223个,完成率100%;改造窑炉109座,完成验收95座,完成率76.8%。喷水织机及印染企业污染整治取得初步进展,已累计淘汰喷水织机4880台。蓄电池和重点化工污染整治成果不断巩固,企业环保设施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运输船舶污染防治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全面展开,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全面到位,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2008年上半年,市控以上12个断面Ι-Ш类水质达标率为83.3%,同比提高了8.3个百分点。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共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83天,优良率为85.9%,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坚持生态建设给长兴带来的变化是实在的,同时也给长兴县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如今,在长兴县几个农家乐发展比较早的村庄,每天都会迎来大批来自上海等地的游客,有的老年游客甚至选择在这里长住下来,享受生活。长兴当地的银杏、吊瓜子等特色产业,也随着游客的增加而迅速发展起来,村民有的经营农家乐,有的就在村里的农贸市场卖起了土特产。笔者在一个农贸市场看到,这里的生意十分火爆,土特产大受城市游客的欢迎。金山村一位村民在接受笔者访问时说:“我们这里的人都自觉搞好环境,环境好了,游客才会来。谁要是乱扔垃圾,村民都不答应;现在的生活污水都处理了,河里的水也清了,谁要是往河里放脏水,我们就让他离开这里。”

  长兴县委书记刘国富说,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与整治措施,坚决铲除环境的“杀手”。正是由于对种种“破坏”行为的鲜明反对态度,才换来了长兴县今天广受外界赞誉的蓝天、青山和绿水。

  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这条大路上,长兴人正以更为响亮的步点,建设着一个更为靓丽的江南胜地,让长兴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活更和谐……

  □秦 军 马 律

  长兴的“生态长征”(中篇)

  八大工程改变长兴生态面貌

  ·资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12 2008-10-14 浙江日报000122008-10-1400018;浙江日报000122008-10-1400019;浙江日报000122008-10-1400021;浙江日报000122008-10-1400022;浙江日报000122008-10-14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