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文教科卫新闻
3  
PDF 版
· 千年文化田野飘香
· 金奇个人作品
音乐会昨上演
· 排舞俱乐部
· 美丽杭城上演浪漫故事
· 明星身价悄悄降
· 吴山庙会周五开场
· 中国高校要“抱团”迈向世界一流
· 邀请市民共睹当代大学生风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向联合、走向共享是当前世界高校发展的趋势,昨在杭州举行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首批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校长们提出——
中国高校要“抱团”迈向世界一流
本报记者 张冬素 实习生 彭坤 通讯员 周炜
  走向联合、走向共享是当前世界高校发展的趋势,今天,在杭州召开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8”上,参加会议的校长们提出,国内一流大学要借鉴美国“常青藤联盟”的做法,加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联合发展实现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抱团”向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迈进。

  1998年5月,我国提出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今天参加研讨会的是首批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北大、清华、哈工大、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大、中科大、西安交大9所高校的校长们。一流大学的水平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高度,如何加快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是这些国内一流大学校长们关注的焦点。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一流大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全局性、长期性作用,能够形成比较优势的资源的集合。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总量要求、内涵要求和声誉要求等三道门槛,现在已进入内涵要求这道门槛。他在分析了中国大学最近20年学术影响力发展趋势后认为,在未来10年,我国可望有若干所大学在学术影响力上进入世界前100~200位的区间。

  九校之间如何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一流大学建设是校长们今天研讨的重要议题之一。校长们认为,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高校之间包括生源、师资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高校之间的竞争是需要的、也是必然的,但这种竞争必须是有序的,而且既要有竞争,更要有合作。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中国高等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中国大学要赶超世界一流,光靠每个学校单打独斗是很难实现的,中国大学要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才能共赢未来。

  美国东部有一个令全世界学子仰望不已的“常青藤联盟”,这个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8所世界一流名校的联合体,打破高校间传统的学术壁垒,学生可以顺利转学,教授可以流动。8所高校的合作实现了共赢,现在“常青藤大学”已成为世界顶尖名校的代名词。

  国内一流的9所高校之间要开展合作,校长们首先想到的是优秀师资的交流与共享。就我国目前来说,高层次人才仍然是稀缺资源,国内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容易造成高层次人才的非正常流动,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成本。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提出,要加强研究型大学间的沟通和自律,规范高层次人才的有序流动,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成长。

  除了师资的交流共享外,校长们认为学生也可以像美国“常青藤联盟”那样互换交流。陈骏提出,九校之间可以考虑建立师生短期互换交流机制,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学者专家之间的短期访问与互换。在现有优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不仅有利于避免九校之间在争夺优质师生资源方面的无序竞争,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九校乃至我国高等院校的学术繁荣与整体崛起。

  (本报杭州10月13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12 中国高校要“抱团”迈向世界一流 2008-10-14 48256F32002924A6482574E100408CFE[A1-张冬素≈A4-彭坤(实习)≈A5-周炜≈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