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鸡蛋饼的阿姨国庆放歌
[人物名片] 向勤,1962年生,在杭州武林路经营一家蛋饼铺。特长:美声、民歌;拿手曲目:《夕阳红》、《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
[幕后故事] 初闻向勤的名字是在浙江音乐厅总经理姜方晓口中:一个卖鸡蛋饼的阿姨,为了国庆节在浙江音乐厅登台献唱,两次来音乐厅面试。
一辆泛着陈年油腻色泽的蛋饼车,炉子上还烧着开水,记者见到向勤时是在稍空的午后时光。向勤的蛋饼店坐落在杭州武林路和孩儿巷交界的街口,据说好多人特意从望江门赶过来,就为了吃一口她煎的鸡蛋饼。一身普通的居家服,描绘细致的眼线,正塞着耳塞专心摆弄手里的MP3,俨然是一个时尚阿姨的装扮,完全颠覆了我们心目中传统的蛋饼师傅形象。
早在今年四月,向勤就得到浙江音乐厅举办平民音乐会的消息。“我从来没想过这样高雅的地方也可以让我这个平头百姓站在上面放声歌唱。”得知消息,向勤顾不得满身油烟,就前往报名。要想在音乐厅这个专业舞台上露脸,所有参赛者必须经历评委面试和试唱的考试。由于缺乏舞台经验,演唱时过于拘谨,向勤第一次面试并不到位,连她自己都觉得不满意。“和我平时唱歌相差得太多了!”向勤边说边摇头。因为工作的关系,向勤一年365天都不能休息,更不要说抽出时间来进行专业的声乐学习了。而她练声的方式也终日和柴米油盐混杂在一起,常常是边做蛋饼边唱歌,MP3也终日不离身边。“光MP3我就已经听坏了三个。”向勤笑着介绍。人们看到了台上向勤的光鲜亮丽,可有谁会知道她的上台之路其实并不顺利。从小就喜爱文艺的她因为没机会接受正规声乐训练,常常是跟着广播就哼起来。不管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她通通都喜欢,一并收入囊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向勤和小姐妹一起到录音棚录歌,当轮到她唱的时候,她把美声和民族唱法混在一起,完全是业余中的业余。尽管当时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但却让音乐总监注意到了她自身有着绝佳的嗓音条件。本着爱惜人才的宗旨,音乐总监介绍了一个艺术学校的声乐老师给向勤。当时向勤已经有了自己的蛋饼铺,虽然是小本经营,但每天早上五点一直忙到晚上六七点才收工。好不容易抽出身来,她就立刻打电话给声乐老师约上课。“我希望能把生活的另一面展示给别人。”向勤一脸真诚。
“我又回到小城中,再见夕阳红,桃花依然似春风……”今年10月1日国庆节当晚,向勤身着紫色礼服高唱《夕阳红》惊艳亮相。为了准备国庆节的演出,向勤把自己唱的歌录下来,放在MP3里反复听,自己给自己找出不足之处,并在下一次演唱时改进。许多向勤的亲戚朋友,甚至是蛋饼铺的老主顾都特意赶到现场为她加油。“我觉得自己一点也没有怯场,比以前唱的都要好。”然而就在正式登台的前一天,向勤牙疼相当严重,为了不耽误演出,她专门去医院把疼痛的牙神经拔除。几乎没有休息和排练的时间,向勤第二天就站在音乐厅的舞台上。
喜欢二胡演奏的80后上等兵
[人物名片] 沈帅,1986年生,现服役于浙江省军区政治部,上等兵军衔。特长:二胡演奏;拿手曲目:《父老乡亲》、《葡萄熟了》、《战马奔腾》、《子弟兵与老百姓》。
[幕后故事] 干练的短发,笔挺的军装,双手温顺地放在膝盖上,尽管已经在军营服役两年了,这个80后的帅小伙却依然有着这个年纪的羞怯,言谈中还时不时用手抹抹脑门上的汗珠。
谈起与音乐的缘分,憨厚的沈帅告诉记者一个童年故事:5岁那年,沈帅有了平生第一件乐器——一架电子琴。和其他许多孩子一样,最初的他也只是把琴当作一种玩具,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将和音乐相随相伴。某天和父母一起逛街,小沈帅第一次听到了当年颇为流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谁会想到连成人都没办法记全的谱子,5岁的沈帅竟然回家后就在电子琴上“摸”出了《梁祝》的旋律。这个与生俱来的辨别音准的能力让小沈帅的父母看到了孩子隐藏的天赋。有一次,小沈帅和父母到同事家中做客,顽皮的他一眼相中了同事家的一把二胡,随手就摆弄起来,从此二胡便成了沈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少年宫老师再到歌舞团教授,沈帅接触过的老师个个都是二胡专业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2001年,才16岁的沈帅就通过了全国二胡10级考试。在长征中学,他担任校歌舞团首席演奏员,还两赴日本参加访问演出。
2006年12月,沈帅穿上军装来到军营。今年年初的雪灾造成浙南不少地区损失严重,沈帅所在的省军区政治部演出队为抗雪救灾开展了巡回演出。台州、丽水、金华,行程上千公里。其中武义的输电塔被暴雪毁坏,抢险部队在山上进行抢修,山上没有平地,演出队员站了好几个小时为抢险部队慰问演出。尽管工作又苦又累,却也为沈帅积累了不少舞台经验。“我有的时候打完灯光就直接上台表演。”兼职演出队灯控师的沈帅笑着说。“这次国庆演出我一共报了近10个曲子。”沈帅说起这次国庆演出显得格外兴奋,“我既选了传统曲目,也选了很多外国的曲子,把本来由小提琴演奏的改成了二胡。”尽管演奏的只是个传统乐器,沈帅却依然体现出了年轻人热爱流行音乐的特质:“我这次还报了流行歌曲,我喜欢《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用二胡拉出来还挺好听的。”沈帅边说边挠挠头笑了。国庆当晚,身着军装的他一口气演奏了8个曲目,其中《战马奔腾》最获观众好评。听着台下如潮的掌声,沈帅笑得很满足。
沂蒙女儿放声西子舞台
[人物名片] 米馨,生于山东省郯城,第一个在浙江音乐厅举办平民音乐会的业余歌唱爱好者。特长:民族唱法。
[幕后故事] 身着蓝色职业装,出生在山东沂蒙的米馨告诉记者,数年前她来杭州创业,如今在杭州一家科技公司担任文员。除了上班,练唱,每个星期天她还要送儿子参加围棋培训班,言语间透露着一位好母亲的本色——忙碌、尽职,却怎么也联想不到她是杭州第一位登台开个人演唱会的音乐发烧友。
今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九,米馨幸运地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浙江音乐厅举办免费的个人演唱会。 “这一天对我来说是永生难忘的,真的难以想像自己小时候的梦想能在西子湖畔实现。”米馨至今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米馨是正宗的山东人,从小酷爱唱歌,家乡的田园校舍经常留下她清脆美妙的歌声。边打工边练艺,她一直是靠着自己赚来的钱支撑着自己的歌唱梦想,在家乡山东和北京她都曾经去拜师学艺,潜心学习用科学的发声来表现民族歌曲的歌唱方法。辗转几个城市之后,最后米馨定居在杭州。在这里,她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歌唱爱好者,作为志愿人员在多次音乐演出活动中也可以看见她活跃的身影。
说起这次个人演唱会,米馨觉得挺幸运的。“当晚音乐厅500个座位都满了,没想到人会那么多。”米馨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节目总共90分钟,连续演唱18首歌,中间没有休息,一场下来米馨的嗓子非常疲劳,但却异常开心。
米馨说自己的声音没有刻意模仿谁,“平时在家练歌的时候总是紧闭房门,练声的时候要彻底地放开,这样会影响到邻居。偶尔我也到ok厅去练习,聚几个圈子里的朋友互相监督训练,还可以交流经验。”米馨悄悄告诉记者。经过刻苦训练,现在米馨的歌喉已经能和专业歌手一比了,周围的歌唱爱好者这样评介她。
唱美声的市场管理员
[人物名片] 唐佩忠,1959年生,杭州汽配市场管理员。特长: 男中音,美声唱法。拿手曲目:《满江红》、《月之故乡》、《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为祖国献石油》、《诚实的眼睛》等。
[幕后故事] 第一眼见到唐佩忠,记者就记住了他的形象,特别是浑厚的男中音很有磁性。本身就是浙江歌舞团业余合唱团成员,唐佩忠的歌喉实力是“圈里人”公认的,杭城很多歌唱爱好者说起唐佩忠就会纷纷竖起拇指。
唐佩忠告诉记者,自己对音乐的喜爱从小学时就开始萌芽。当时,他作为知识青年被下放到桐庐乡村。尽管田里的劳作又苦又累,但山间地头经常能看到他练歌的身影。21岁那年,他有幸拜见了我省著名声乐教育家戴增胜,在老师的精心点拨下,唐佩忠接受了2年的音乐学习。后来受朋友邀请,唐佩忠还到卡拉OK厅里练唱,并灌制了自己的唱片。
唐佩忠开始不满足于仅仅作为演唱的配角,而浙江音乐厅平民音乐会的举办正合了他的心意。定下了10月2日的演唱会,唐佩忠就开始为节目的编排忙碌起来,就在演出前五天,他一直奔走在音乐厅之间。那天正好杭州受台风影响,温度特别低,唐佩忠穿着短袖就急急忙忙出门了。就是这一冻,让他患上了感冒,上台那天,唐佩忠竟吃了两倍于正常剂量的药。尽管身体不舒服,他依然竭尽所能让自己融入音乐中去。一位不知名的观众连连为唐佩忠献花,这让他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退休之后享受的快乐生活
[人物名片] 张小欣,省邮电印刷厂退休,1998年起开始学习声乐,2007年获杭州市老年歌咏比赛第一名。特长:女中音。
[幕后故事] 尽管退休10多年了,但是张小欣看起来仍然神采奕奕,精神十足。“那个时候想都没想过有机会登上舞台,就是喜欢唱,听广播听收音机模仿别人唱。”学生时代,从小就热爱唱歌的张小欣曾经梦想去文工团唱歌,可惜命运的坎坷让她最近才开始真正地踏上了自己喜爱的歌唱之路。
张小欣的经历算是采访人物中最丰富的一个。1971年,初中毕业的她到当时的内蒙古去下乡,“那时不仅要种地还要站岗放哨,我当时算是民兵连的一员,平时还得训练打枪。”张小欣从口袋中掏出几张泛黄的旧照片。1976年回到杭州后,张小欣一直在省邮电印刷厂工作直到2005年退休。长长的三十年,张小欣一直把自己从小的歌唱爱好藏在心中。退休之后,张小欣经朋友介绍去合唱队。由于自身的歌唱条件,她很快被大家认可,其中有次她还被邀请去参加独唱演出。“在报纸上看见了举办个人音乐会的报道,我自己觉得可以去试试,3月底报名,4月19日演出,准备时间就20天。”张小欣边说边兴奋地比划着:“演出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最让人感动的是我当年插队落户时的战友都从各地赶来献花,当时真的太幸福了。”张小欣快人快语。
在歌唱中寻找快乐,在歌唱中享受生活。在采访中,张小欣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歌唱就是享受幸福生活啊!”的确,现在她的生活几乎都是围绕唱歌展开的。
大学校园里的“教授歌手”
[人物名片] 汤永立,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数学教师,特长:男中音;拿手曲目:《黄河颂》、《伏尔加船夫曲》等作品。
[幕后故事] 汤永立现在大学任教,虽说算不上专业歌手,却也得到了专业老师的技艺传授。现在,他能用英语和意大利语演唱国外一些歌剧和电影歌曲。
汤永立是地道的杭州人,在杭州念的大学,毕业之后留校做老师。小时候就很喜欢唱歌的汤永立感叹自己没能走上梦想的音乐之路,“那时候命运都不是自己能安排的,不像现在的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除了平时教课之外,汤永立只要有空,就会跑去歌厅练习,不断地要求自己在歌唱技巧上能够有所突破。“以前我唱歌都是通过胸腔共鸣居多,现在要向头部集中,这样发出的声音会更加嘹亮。”在记者面前,汤永立生动地做着示范。显然在歌唱艺术上的多年摸索,使得汤永立不断长进,在面试的时候他的声音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音乐会很成功,我的许多学生都来看我了,花篮都摆满了门厅。”如今能在浙江音乐厅免费开演唱会,确实很让他激动一番。说罢,汤永立还给记者看了他的演出照片,那架势和气质完全已经是专业歌唱家的风范了。现在,汤永立逐渐形成每周一练的规律,有的时候在他家里,有的时候社区会提供场地,“我在家里还专门装修了一个练歌房,音响设施很完备,许多歌唱爱好者经常来家里练歌。”“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如潮,但是音乐爱好者寥寥无几,特别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普遍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很少喜好,希望在歌唱爱好者中,出现更多的年轻一代的身影。”采访末了,汤老师说出了近来自己琢磨已久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