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在歌唱中享受美好生活
· 八旬老人半个世纪的支宁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八旬老人半个世纪的支宁路
■本报记者 洪卫  通讯员 喻鸿彪  夏晓薇
  51位老人的家乡情

  “多少年了,我都是在梦里回故乡,今天,我终于踏上回乡的路了。”老人看着挂在枝头的青橘子,忍不住老泪纵横。50年后回到家乡黄岩区宁溪镇的李观立说:“我这是喜极而泣。”

  老人的耳朵有些背,和他交谈不得不采取边喊边比划的方式进行。但老人的思维仍然十分清晰,他告诉我们: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次年,为响应国家支援宁夏建设的号召,浙江省首批支宁青年共计5万人分批陆续奔赴宁夏。老人告诉我们,在这些青年儿女中,就有来自黄岩、温岭两地的台州支宁青年4000余人。

  随着浙江支宁大军来到宁夏的李观立,在那片献出青春的土地上安家落户、结婚生子。老人动情地说:“年纪越大思乡之情就越浓,总希望有一天能回家乡看看。”

  和李观立有着同样情感的,还有至今仍居住在宁夏贺兰县常信乡于祥村八队(社)的51位当年的支宁浙江儿女。尚还健在的这51位老人达成共识:要派一名代表回趟家乡,向浙江人民述说他们支援宁夏建设的故事。

  这个重任就交给了李观立老人。虽然已是80岁高龄,但李观立自信能完成这项任务。可家人们反而很担心:路程这么远,年纪又这么大了,一个人出门如何照料自己?小儿子便放下手头的工作,专程陪着老父亲一起回来。父子俩先从贺兰县坐汽车到银川,接着坐火车到陕西宝鸡,再转车到杭州,最后坐汽车到了黄岩。

  又一次结结实实地踩在故乡的土地上,李观立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感慨:“我们在外面快50年了,离开的有,去世的有,大家都老了,但心里一直想念着家乡。我们多么希望家乡的人知道,有我们这样一批离开黄岩这么多年的人在宁夏,我们曾经过得很艰苦,现在的生活水平也没有这边好,但是我们很自豪,为宁夏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为家乡人民争了光!”

  但让亲戚朋友们十分惊诧的是,暂住在宁溪镇春建村亲戚家的李观立,回到家乡后,竟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达半个多月。老人在干什么?原来,他在执笔整理浙江儿女50年支边的这段“光荣岁月”。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家乡的人民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七言诗述说“流金岁月”

  前前后后一共修改了五六遍,终于形成了一份合计有万余字的七言文,这就是李观立的成果:“国家号召来支宁,浙江支宁有五万。/四万分配农村里,扎根宁夏心安定。/黄岩青年不怕苦,支宁使命竞完成。/愚公移山意志坚,茫茫沙海变良田……”这些浅白的文字里,饱含的却是老人无限的深情。

  老人告诉我们,在全宁夏数百个浙江支宁青年点中,目前惟一存留、还保持着浙江支宁青年点的名称的,就是老人所在的宁夏贺兰县常信乡于祥村八队(社)的黄岩支宁青年点。现在,于祥村有51位当年的支宁青年,其中的24人仍居住在黄岩支宁青年点。“在这片原先的荒漠,我们不但建起了道路,开垦了粮田,而且建成了一个有着‘塞外江南’之称的村落。”目前,支宁青年点的人口已发展到第四代,总数达到了一百三十多人。

  “50年的艰苦创业,留下来的不但是物质上的成果,还有宝贵的精神财富。”老人朗读着他的诗句,来描述当年创业时的艰辛环境:“居住环境沙漠旁,大风刮来眼迷茫。/污水草滩水汪汪,繁殖蚊子多非常。/夜间蚊子不得了,人想睡觉它来咬。/住在土坯泥墙旁,水缸锅灶连着床。/到了冬天更艰辛,滴水也能化成冰。”

  老人陷入了回忆之中,他说:“就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吃的是高粱、玉米窝头和野菜,坚持着繁重的劳动,硬是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时间默默地证明着这一切,支边青年们贡献了青春和生命,他们经受住磨砺与考验,圆满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历史使命。老人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描述着支宁青年的心声:“浙江支宁树榜样,无悔青春献宁夏。/热爱宁夏黄土地,情系天下黄河水。/宁夏人民齐称赞,沙漠绿洲今朝看。”

  李观立回到家乡,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中常常会有人问他:“我们这里的生活条件好,你为什么不回来呢?”李观立笑着回答:“我们这代人在宁夏生活50年了,早就习惯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

  将历史镌刻在心中

  李观立回到家乡后,也碰到了让他觉得伤心的事。当他和家乡的年轻人说起支宁的事时,许多年轻人都会很茫然地听着,时而会表示不理解。老人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浙江儿女的支宁历史可能更加会无人知晓。一想到这,我们这些老支宁们就很痛心。”

  为了让后人见证这段历史,李观立在电话里和贺兰那边的老哥们商量了,决定在村里建一座“浙江支宁青年历史纪念碑”。李观立告诉我们,几十位老人决定自筹建造纪念碑的资金,碑体用耐火墙砌筑,碑面则用花岗岩。现在,碑址已经选定,就在离于祥村八队他们住处四百多米远的包兰铁路于祥堡火车站旁边。今后,每天途经此地的列车乘客,远远地就能看到这座纪念碑。

  “在车站上下车的人一定会到我们纪念碑前观光。他们会了解我们的历史,并把它传诵开来。”老人无限憧憬地说:“这是一座见证浙江老支宁青年们历史的碑、是留宁支宁人员子孙继承的碑、是体现浙宁两地人民亲密友好的碑、是在宁支宁人员圆满完成祖国使命的碑、是浙宁双方付出巨大代价并已开花结果的碑、是深切悼念在宁逝去同志的碑……”

  9月22日,李观立带着这份憧憬重新回到了贺兰山下的于祥村八队黄岩支宁青年点,他为家乡带来了浙江儿女支援宁夏的深情故事,又带去了家乡人民对他们的祝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3 八旬老人半个世纪的支宁路 ■本报记者 洪卫  通讯员 喻鸿彪  夏晓薇 2008-10-10 48256F32002924A6482574CC00133A36[A1-杨新元≈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