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有什么样的
社会土壤
就会长出什么样的
经济
· 社会转型:珠三角“转身”的新视角
· 有什么样的社会资源,就有什么样的产业
· 培育新社会组织,用新方法服务企业
·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产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社会转型:珠三角“转身”的新视角
本报记者 朱永红 发自广东
  9月22日,在东莞举行的“珠江东岸产业带升级论坛”和同日在广州举行的“中韩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社会转型”被频频提起。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如果社会没有建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则和制度,企业是不可能去创新的。

  正如红蜻蜓集团董事长助理罗志刚所说,企业刚研发一款新品,那些以模仿为生的企业不到一周时间就能推出一模一样的产品。研发者有研发失败的风险,也有研发成功的成本,而模仿者却没有任何成本。

  所有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都以模仿起家,但在向工业化中期的转型过程中,如果社会仍然漠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其他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则产业的升级转型不可能成功。

  “如果没有与产业相配套的社会转型,产业转型是不可能成功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说,社会转型是产业成功转型的前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社会转型:珠三角“转身”的新视角 本报记者 朱永红 发自广东 2008-10-7 浙江日报000102008-10-07000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