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台州9月24日电 (记者 叶晖 路桥区报道组 徐雨薇 王俊禄) 9月10日,本报文教科卫新闻版以《意见两千条 真诚一片心》为题,报道了台州市路桥区新民学校的46位老师,在教师节前收到学生们的“特殊礼物”——近2000条意见。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媒体网站纷纷转载,多家网站在转载时都配发了评论员文章。
“尊师何必送大礼,箴言也可值千金。”《新华报业网》评论员写道,当一些家长把给老师送礼当作一种功利性目的时,给老师送礼就变味了。《浙江日报》的这篇报道,如春风拂面,应该好好读一读,非常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如何以全新的方式引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上海《两新社区网站》一位叫赵旷的网友说,看了《浙江日报》的这篇报道,令人振奋。他说,当学生把“拖堂”、“大啰嗦”、“作业多”、“过于严厉”等“带刺”的礼物送给老师后,老师们反而被学生的一片真诚所感动!这充分说明,纯洁的师生关系需要的是真诚和友谊,而不是相互攀比的“送礼风”。
一些媒体还从“教师纳谏”联想到“师德之贵”。《中山日报》发表《彰显师德的别样“礼物”》一文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其中,传道为先。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尊师重教不仅要从全社会做起,也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台州新民学校的老师们能开门“纳谏”,无疑具有特别意义。
《海南日报》则站在家长和老师双方的角度分析道,教师节“礼物”令不少家长苦恼不已。在教师节里,如何摒弃、遏止“送礼”歪风?台州新民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学校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从做人、做事等方面给孩子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