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日”后,很多市民并没有停止疑问:“有车一族”若减少或者放弃开车,城市的公交系统真能带给他们便利吗?有些市民“开车”出行也是迫于无奈,公交线网、地铁、市政道路毕竟都是有限资源,远远赶不上市民出行的需要。如何改善?香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据介绍,现在香港每天有1100万人次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占整个出行人数的89%,公交搭乘比例为世界最高。而国内其他城市的公交搭乘比例只有20%至50%。在香港,公交可谓五花八门,包括地铁、郊区铁路、大型巴士、小型公共巴士、居民巴士、轮渡、有轨电车、小型出租车,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地铁和大型巴士。
在上世纪60年代,香港就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的指导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在香港,不同的交通方式,拥有不同的优先权,巴士最有效利用道路,优先权最大,其次是小型巴士,再次是出租车。私人汽车不但没有优先权,还通过在中心区设立有限停车位等办法予以限制。
香港还不断提高地铁或高架铁路的比例,将居住、商务相对集中地建设在距离地铁站150 米半径内,通过免费转乘巴士接驳大型公共屋村。
其次,非常重视大型公共汽车系统建设。为了让公交公司能有所盈利,香港有意让中标一些好线路的巴士公司,同时搭配一些客流少的地段,有肥有瘦,不能只走赚钱的钱路,在客流少的线路,也要求巴士公司保证高峰等时段的发车间隔时段。
为了提高市政道路的效率,香港大力推行单向行车、局部限制沿线停车、巴士专用线等等,要求小巴尽量与地铁配合等等。价格上,也采用乘坐某种交通方式点到点所花的时间越长,票价就越便宜,如果坐巴士从一个站点到另外一个站点,比走路坐地铁更方便,巴士票价就更贵,如果不赶时间,可以花比较便宜价格坐一趟巴士,在车上还可以睡一觉。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