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力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9月17日至20日,金华地委召开全地区的县、区、公社三级党委书记会议,发动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会后,地委制定《关于推行统一经营、专业承包、责任到人、联产计酬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若干政策规定》。各县以区、社为单位召开脱产干部会议,传达地委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政策,抽调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开展试点,分期分批逐队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当年11月中旬,70%~80%的生产队已承包到户。到1982年春节前,不到5个月时间,95%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承包到户。1982年春夏之交,在承包到户基础上,推动发展灌溉、机耕、育种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2.义乌市场: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
1982年,义乌率先在全国开放小商品市场,提出“兴商建市”发展战略。26年来,市场五易其址、九次扩建,从“鸡毛换糖”、马路市场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市场实现了质的飞跃,义乌也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市场大市、经济强市,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之路,县域经济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居第8位。目前,义乌市场面积达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8万个, 商品40多万种,成交额连续17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被誉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3.横店:崛起一座中国影视城
从1996年建成《鸦片战争》拍摄基地开始,横店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中国好莱坞”的圆梦之旅,随着“秦王宫”等14大影视拍摄基地相继建成,横店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2003年横店成立首家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后,吸引了248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累计接待剧组500多个,拍摄影视剧1.5万多部(集)。横店影视城的崛起,不仅推动了当地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2007年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5.9亿元。
4.浙中城市群快速崛起
建设浙中城市群是优化全省城市布局的战略之举,也是金华发展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主线,致力推进城市群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国际化步伐,城市群内外交通和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一中两翼两三角”城市框架初步拉开,金义主轴线加快聚合,义乌小商品城、永康科技五金城积极升级,金义、义东浦磐、金兰、永武东产业带集聚发展,区域内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城市群内各城市活力竞相迸发,浙中城市群正成为浙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板块”之一,继杭、甬、温后的第四大城市圈正在加快崛起。
5.民营经济“十分天下有其九”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全面推行联产承包制,民营经济的蓬勃兴起,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金华市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充满活力,经营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外向型经济增长势头迅猛,成为金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191469户,有私营企业32163家。金华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90%以上。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诸如建筑业已成为金华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6.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
30年的发展彻底结束了金华市群山阻隔、交通不便的历史。从2001年至今,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台金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今年底诸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全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2003年至2005年金华市完成康庄工程建设总里程7184公里,实现“双百”目标,即等级公路通行政村率100%,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100%,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金温铁路、义乌民航机场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金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
7.旧貌换新颜——“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成效明显
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共有565个村开展了示范村建设,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村290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13个;全市累计有4368个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占全市行政村总数90.50%,完成2561个村。五年来,全市累计新增通村公路里程6441.29公里,新增村内硬化道路3518.75万平方米。全市累计消除“赤膊墙”面积4932.47万平方米,拆除危旧房面积1014.5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320.19万平方米,消除露天粪坑9.36万个,新增公共厕所2465个,新增垃圾箱12.23万个。
饮用水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全市所有城区饮用上了清洁、优质的水库水。新世纪以来,加快农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浦江县启动“甘泉工程”,武义县实施“清泉工程”,磐安县推进农村饮水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永康市在全省率先基本解决农民饮水安全,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已达80%多,明年争取基本解决全市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8.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以金华汽车修造厂为基地研制的转子发动机,其成果两次通过部级鉴定,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农业领域,通过品种培育、引进新品种、黄土丘陵的开发利用等多种渠道,促进了多种经营和高产栽培。以中科院在金华市建立高新技术园区为标志,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取得较快发展。近年来,金华市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共有电信与网通服务器2100多台,互联网站近9000个,宽带用户46.3万户。金华电信端口主干电路已达7条10G。2007年通信行业运营收入超50亿元。知名的网站数量居全省第二,5173网络游戏服务网、9158聚乐网、炎黄互动娱乐网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知名的网站。中国服装网、中国包装网等八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商业网站100强”、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100强。
9.金华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目标
2003年,金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目标。2004年得到全面普及。2005年省发改委、统计局公布的社会事业发展数据显示,金华市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名列全省第四,发展速度名列全省第二。2007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7.63%;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99%,巩固率100%;三残儿童入学率99.3%,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97.26%,升入优质高中比例为70.84%,十五年教育普及率98.5%。全市有省市示范学校313所、标准化学校290所、绿色学校209所,省等级重点中学58所。现有省教育强县8个,省市教育强镇138个。
10.小五金打造出中国科技五金城
中国科技五金城从1992年创建开始,经营面积从500亩扩展至1000亩,营业店铺从780间扩展为4600间;19大类数万种五金产品及相关产品,辐射全国各地及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客流量2万人次,日货流量上千吨,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长率为16%以上。2007年市场成交额突破300亿元,跻身于 “中国十强品牌市场”榜首。每年一次的中国五金博览会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具活力的五金专业品牌展会。
11.汽车产业崛起浙中
近年来,金华汽车产业从小到大,逐渐成长为全市第一大主导产业。汽车产业关联企业达2000多家,关联产值达500亿元,关联行业从业人数近20万。以市区、永康和武义为主产地,形成了整车系列和上百种零部件产品的发展格局,涌现出了“青年”、“众泰”、“康迪”、“今飞”、“万里扬”等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拳头产品多、技术含量高、配套能力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发展态势。金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了“中国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称号。
12.开发区成为金华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目前,全市已形成以12个省级开发区为龙头,50个乡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开发面积167.9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资金257.3亿元;先后引进入园企业9400多家,累计引进金华市外资金425.4亿元,其中引进外资近20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量的80%以上;现有区内企业11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50多家,接近全市的四分之三。2007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税收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7.5%、68.0%和65.6%,工业园区已成为金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3.“多湖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经验在全国推广
1997年,金华市卫生局确定了“全科医疗服务、合作医疗保障、镇村一体化管理”三位一体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策略,并在金华多湖镇开展了试点。其着眼点在于注重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及着力构建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1999年,全国农村卫生改革研讨会在金华召开,专家学者将这项改革经验称为中国农村卫生的“多湖模式”,并在全国许多地区得到推广。“多湖模式”通过1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从最初的“三位一体”到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新型合作医疗普及化的“三化建设”以及“健康新农村”建设,内涵不断丰富和提升。
14.对外开放引领金华走向世界
30年来,金华市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自营出口从1989年的314万美元快速发展到2007年的75.45亿美元,增长2403倍,先后与21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全市外贸依存度达到了41.74%;利用外资成效非凡,全市到2007年底,累计已有85个国家(地区)的外商在金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10家,累计实到外资25.4亿美元;外经合作方兴未艾,截至2007年底,全市企业累计在46个国家(地区)创办境外贸易机构和企业182家,投资总额7316.39万美元。结售汇顺差1997年为2亿美元,到2007年底达159亿美元,占全省的14.2%。
15.武义县下山脱贫成就斐然
1994年,武义县在全国率先探索“下山脱贫,异地发展”的扶贫之路,目前全县已有353个自然村15355户4.6万人搬迁下山,占全县总人口的1/7,下山农民就业转移率达70%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十几倍,实现了下山三五年胜过山上五百年的快速发展。武义下山脱贫工作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范例”,被编进《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10年》画册,选入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的交流材料。
16.武义县选举产生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
2004年,武义县大胆创新基层民主管理机制,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在白洋街道后陈村选举产生了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了规范村务行为的《后陈村村务管理制度》和约束村干部权力的《后陈村村务监督制度》。该制度在各地推广实践,成效明显。2006年,“后陈民主管理经验”获“全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奖。2007年,“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
17.打造“阳光政府”
金华市的财务政务公开、预算外资金管理、“365服务窗口”、市政府门户网站、行风热线等运作和实践,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金华市被中纪委命名为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列中国城市诚信政府排行榜第九位。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金华市首创并在全市乡镇全面推行了“365服务窗口”制度,即在乡镇统一设立专门的办事窗口,统一归并服务性办事职能,统一设置“窗口”服务电话,落实人员,负责集中办理农民群众需要的、适用简易程序办理的各项事务。目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都建立了“365服务窗口”。该项制度还向县(市、区)一级和社区、村一级延伸,各县(市、区)都建立了“365便民服务中心”,一些条件具备的社区和中心村也建立了“365便民服务”代办点或服务站。
18.工会维权义乌模式:社会化维权 农民工受益
2000年,义乌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义乌市职工法律维权协会。维权模式以职工法律维权中心为载体,实现了维权理念、维权机制、维权主体和维权客体四大创新。8年多来,以农民工为主要服务对象,共受理职工投诉案件4204起,办结3899起,追讨工资和挽回经济损失1877.725万元。2005年,全国总工会在义乌召开全国维权机制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义乌维权模式。2008年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荣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
19.从以粮为纲到八大产业并举
通过多年努力,全市以粮食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1200余家。2007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5.8万亩,总产量82.2万吨,粮经面积比为50:50;形成了以优质粮油、生猪和肉制品、奶牛和乳制品、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水产养殖为重点的八大主导产业。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1.2亿元、林业产值3.9亿元、牧业产值42亿元、渔业产值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71元。上世纪90年代初寀卢村走出了一条“农技+农机+服务”的新路子,彻底实现了粮食生产方式的变革,为全市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提供了良好借鉴。
20.花园: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30年前,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走上了一条以工富民、以工强村、以工兴村之路,到2007年,全村实现销售收入37.8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2100元,村民们过上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小康生活。以花园村举办第六届全国村长论坛为标志,花园村奉行的“以工富农、以工强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花园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村官培训基地和全国新农村建设A级学习考察点。
21.书画撑起一片产业
浦江县投巨资建设了吴茀之纪念馆、方增先书画碑刻院等七个名人场馆、陈列室,建设了添满美术馆,建成了书画一条街,在书画文化设施上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开设了书画培训教学基地,创办了礼张书画创作产业基地。年举办书画展览、培训和拍卖100余次。县域内书画经营单位60余家,书画交易额逾亿元。每三年连续举办一届中国书画节。以名家场馆联展、江南墨韵巡回展、企业家书画展、华东六省一市书画展、全国书画之乡论坛、全国名家作品展销等形式广泛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客商到浦学习研讨、观光游览。同时,“书画之乡”浦江在不生产水晶玻璃原材料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从一颗颗小小的玻璃珠起步,发展到水晶灯具、水晶玻璃工艺品,实现了水晶玻璃产业的三大跨越。目前拥有水晶玻璃工艺品生产企业1万余家,从业人员逾8万人,年销售额超过12亿元,市场占有率达70%,浦江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玻璃产品加工基地和原材料集散地,成为全国闻名的“水晶之都”。
22.异地开发——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创举
1995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全省批准设立了四家扶贫开发区,金华市政府规划3.8平方公里的开发范围,扶持磐安县到金华市实施异地开发,浙江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浙江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是金华市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加强生态保护的一种新探索。金磐开发区取得了占磐安县工业销售产值、外贸出口交货值、税收等四分之一强的建设成就,成为磐安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成为金华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对欠发达地区扶贫体制和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既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统一,加快了生态市建设,又推进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意义十分深远。
23.撤地建市、撤县建市
1985年5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华地区,金华、衢州两个县级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同时,批准撤销兰溪县,设立兰溪市(县级),归金华市管辖。1988年5月25日,民政部同意撤销义乌县、东阳县,设立义乌市(县级)、东阳市(县级);1992年8月撤销永康县,设立永康市(县级),从而使金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有了新变化,有力推动了金华经济社会发展。
24.金华市成为浙江省旅游副中心
金华市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十佳宜游城市。金华市、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金华山清水秀,特别是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超过60%。全市拥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4A级旅游区、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双龙风景区、东阳横店影视城、兰溪诸葛八卦村、八咏楼、侍王府、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及“侨仙”黄大仙等旅游资源,在海内外都有较大知名度。2007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176亿元。
25.老有所养新模式:“五保”集中供养中心
2003年金华市开始全面实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现处在全省先进水平。据统计,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63亿元,敬老院由156所减少至82所,床位数由3065张增加到10217张;全市农村6688名五保对象,已集中供养6521人,集中供养率为97.5%,年人均供养水平4282元,为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9.77%,分别比四年前上升81个和17个百分点。
26.四个体系一张网——婺城基层平安建设新经验
近年来,婺城区在白龙桥镇开展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试点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以 “综治为主、各方参与、村企互动、八位一体”的基层平安建设组织网络,构建了以矛盾纠纷调解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平安建设保障体系等“四个体系一张网”、“大事小事有人管”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婺城区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2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跨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
1994年以来,金华市高职教育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五位一体”特色办学模式受到了高度评价。其基本要素为基地是校企联姻的基础,招生是校企互动的起点,教学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科研是校企融合的提升,就业是校企双赢的硕果,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实现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一体化,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2005年全国高职教育模式创新论坛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中国高职教育界的专家对这一模式给予高度评价。《求是》杂志刊文指出:“‘五位一体’办学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对教学、科研缺乏支撑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教学、科研改革之路。”2007年成功跨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
28.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通过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送“文化下乡”、举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特别是通过“种文化”等活动,使全市文化建设热情高涨。耕后展歌喉、饭后弄丹青,舞出新生活、唱出好心情,已成为八婺农村的一道风景。近十年来,浙江婺剧团每年完成以送戏下乡为主的各类演出300多场;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省文化外事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一批优秀剧目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文华奖、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奖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处全省前列,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广播电视实现光缆联网传输,“村村通”工程顺利完成,全市绝大多数有线用户可以接收到30套以上的广播电视节目。金华日报社现已拥有《金华日报》为龙头的四报一网,四报发行数近40万份。
29.兰溪市建立“三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兰溪市从2007年开始,按照“找准切入点、突出特点、抓住重点、体现亮点”的要求,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的组建成立、“一卡二点三服务”为农工作平台的启动及农信担保公司的运作为标志,初步构建了以生产为基础、流通为依托、金融为支撑的三者统分结合、相互交融的为农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齐全、服务三农的联合体,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发展。
30.凤凰、尖峰、广厦成为所在行业上市第一股
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由兰溪化工厂改制,成立于1988年10月,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首家股票异地上市公司。2001年3月21日起公司在上交所使用的股票简称改为“华源制药”。1993年7月28日,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社会公众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水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浙江广厦股票1997年4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为全国建筑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这对金华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浙江省首家国营大中型股份制企业,其股份制改革经验对于推进全市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3
0
3
0
金华改革开放 年 事
金华改革开放30年 30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