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军 通讯员 梅丰 李俊) 一名农村新社区党员,有两种党员身份:一种是社区党支部党员,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一种是村党支部党员,参加村党组织选举,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村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互相配合、共同管理,从而实现了对新社区党员全方位的覆盖和服务。近日在湖州吴兴区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社区党建论坛上,湖州市介绍了农村新社区党建新模式,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
和许多地方一样,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湖州市出现了一批亦农亦居、农村向城市过渡的农村新社区。在部分农村新社区,传统的组织体系、治理结构被打破,基层党建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湖州市根据农村新社区实际,采取了多种模式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对于多个行政村征地拆迁后的“集中安置型”农村新社区,湖州市采取“村社过渡”模式,保留原村党组织,新建社区党组织,共同管理社区党员,并随拆迁安置逐步过渡到以社区党组织管理为主。对城郊接合部“村居合一型”农村新社区,则采取“两手共抓”模式,原村党组织继续管理和服务好村党员,新成立的社区党组织接转了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党员,从而有效解决了在当地的流动党员因工学矛盾无法正常接受组织教育管理的问题。
吴兴区埭溪镇党员吴义诚刚搬到老虎潭社区时,和其他4个行政村的村民住在一起,原有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已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新社区党组织成立后,他被安排到永康五金城进修一个月,回乡后办起了五金专卖店,月收入达数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