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书谭
书话
· “九州”疑话
· 父·与·子
· 今夏,
北京记忆
· 人生八十
淡如水
· 也说“评书时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九州”疑话
■卞毓方
  那年代谁也说不清楚,大概是距今四千年前,从文字的角度考证,期间必定已创造出了一个“水”字。水啊水,自然的血液,生命的源泉,甲骨文写作 中间一条弯弯的长线,象征河道的主流,两旁四点,表示喷溅的浪沫水珠。彼时整个世界,气候转暖,冰川消融,雨量丰沛,江河横溢,先民缘水而居,日有所见,夜有所梦,千感百悟,终于把水线条化、性灵化——在先民意识中,文字是具有神性的,“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渲染的正是这种通天神力。由“水”字的启迪,先民随后又创造出“川”字,甲骨文的写法示意水在两岸之间奔流。

  过了若干年,又若干年……你自由想象,反正当事人早已随风而逝,而文字本身又没有刻下年轮。话说有一天,一位白胡子老人站在水边凝神眺望,那是一条宽阔的大川,川中喧哗着湍急的流水,流水中间,横亘着一块狭长的陆地,当地人呼之为州。州,古音同于祝,又同于铸、诸、朱、邹,这皆是上古地名,它告诉我们,老者必属于其中某地某族。时光倒溯,历史定格,老者眺望既久,忽然心血来潮,涌起造字的冲动,但见他俯身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字。啊,这就是老人发明的“州”。州音又同于舟,古之人是聪明的,焉知在造物主的眼里,那些凸出于水中的大大小小的陆地,不正是一艘艘载乘生命的轻舟吗?    

  又过了若干年,又过了若干年,那已是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洪灾当前,民不聊生。尧任命鲧总管治水。鲧受命,袭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成法,水漫溢到哪儿,堤就跟着筑到哪儿,坝就跟着延伸到哪儿。然而,浩浩滔天的洪水岂是堵得住的呢?可以设想,鲧领着人马干了九年,等待他的只有悲壮的失败。尧之后,舜执掌大权,他追究治水失败的责任,将鲧处以死刑——鲧大概是历史上第一个因失职而丢了脑袋的高干。但是洪水还得派人去治,这回派谁好呢?舜经过考查,任命鲧的儿子禹接着干——这一招也看出舜的英明和决断。禹是从父亲的失败中成长起来的,他推翻一味“堵”的傻干,改为“导”:因势取道,引水入川,引川致海。这着棋走对了,十三年后,禹奏响治水凯歌。    

  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吾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笔者转述至此,只是想引出一桩悬案:禹在治水过程中,踏遍全国的山山水水,他后来根据察勘所得的地形地貌、民居物产,把天下划分为九州。

  且慢!禹划天下为九州,史有实录,证据确凿,怎么会成了悬案呢?

  此话得从头说起。先秦文献,如《尚书》、《左传》、《诗经》、《山海经》、《淮南子》、《史记》,以及传世的《齐侯钟》、《秦公簋》等青铜器铭文,的确有“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之类的记载。这么多的文献都出来作证,可见九州之说,必有口耳相授,或文字传承,绝非哪一个人向壁虚构。然而,问题也正是出在文献。首先,九州的名称,各家所记多有出入,譬如,《尚书·禹贡》中记的是冀、青、豫、扬、徐、梁、雍、兖、荆;《周礼·职方》中多了幽和并,而无徐与梁;《尔雅·释地》中有幽和营,而无梁与青;《吕氏春秋·有始览》中有幽而无梁。看,文献本身就在互相打架,你让百代之后的我们信哪一个好呢?    

  其次,先民创造的九州之“州”,前文说及,本义为水中陆地,许慎《说文》释为:“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显而易见,这里的“九”,是虚指,古人以“九为数之极”,意谓很多很多,多到数不清,并不是说只有实实在在的九个。但到了上述文献,州,已派生为行政区划,那是很大很大的地理概念。九,也成了确指。如此一来,就产生了夏代九州,也就是夏王朝的国土,究竟有多大的疑问。以《禹贡》记载的冀、青、豫、扬、徐、梁、雍、兖、荆九州为例,核算其面积,约相当于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全部,江西、湖南、陕西、甘肃的大部,以及宁夏、内蒙古、辽宁的小部。你相信吗?反正我是不信,因为从传世的文献史料考察,夏王朝并没有统治如此广袤的国土。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迄今为止,夏王朝的土地,国内主流学家们虽然主张是在黄河中游一带,即中原地区,但并未形成共识,其中有若干疑点,碍难解决,因此,作为夏王朝国土代称的九州的方位,也自然成了待解的未知数。    

  九州之说,看似一道闲题、偏题,然而,牵一发动全身,谁要是弄清了九州之确切所在,也就等于弄清了华夏文明的宗源——这可是当代“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课题,千万莫等闲视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九州”疑话 ■卞毓方 2008-9-19 48256F32002924A64825745D0030ADCC[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