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创意产业,期待更多想象
· “更灿烂”的“微笑曲线”
创意产业占据
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 来自“风投”的追逐
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发展观的改变
· 创意,怎样生生不息
· 根植于创造力的“突围”
创意产业的未来期待更多的想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根植于创造力的“突围”
创意产业的未来期待更多的想象

  浙江宁海,为什么要组织360家文具企业,去上海团体采购设计?

  论坛上,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宁海是中国文具制造的集中地,那里集中了800多家文具制造企业,文具年产值达到45亿元,70%以上产品销往国外,但设计恰恰是它的软肋。而上海从事工业、建筑和时尚设计的企业有近1000家,有强大的设计创意力量。

  于是这促成了市场竞争中自然的“联姻”。双方合作成立的工业设计研发中心,整合了各自的资源,使“中国制造”带上了更多“创造”的元素,在国际市场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建议,浙江的小商品企业可以多考虑这样的转型思路。

  这也给了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朱李鸣启发,他说将来的义乌就应该依托小商品的全球市场网络,着眼于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重点培育创意设计、市场策划、广告营销等功能,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开发设计和国际交易中心。

  厉无畏打了个比方:我们生产一个芭比娃娃,那个娃娃在美国卖几百美金,而中国人拿到的只是几个美金。中国企业投入了劳动力、原材料,但是获得的却很少。长三角是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近年来也陷入了产品同质化的重围,所以今天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向传统产业渗透,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

  这种渗透的能力是令人吃惊的,甚至还会有“创意农业”的新概念。朱李鸣介绍,浙江省将在嘉湖平原和金衢盆地油菜优势产区、浙北—浙东南蔬菜优势产业带,浙东花卉园艺区、杭嘉湖传统蚕区以及浙东山体绿茶产区,结合各具风貌特色的田园乡村和民俗文化,注入流行时尚、工艺美术和艺术创作元素,建设一批艺术村落和创意农庄。

  创意产业,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

  这一次,联合国创意产业高级顾问、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第一副会长贺寿昌在杭州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据联合国统计,创意产业已经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全球的创意产业已从2000年的8310亿美元上升至2005年的1.3万亿美元,大大高于全球GDP7%的增长速度。

  而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数据,中国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额近年来迅速增长,2004年达到106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创意产品和服务的第三大出口国。

  创意产业“无边界”,这是贺寿昌的看法。他说这会是一个无限宽广的领域,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是人们的想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根植于创造力的“突围”
创意产业的未来期待更多的想象
2008-9-11 48256F32002924A6482574C00020BC6A[A1-蒋蕴≈B1-童颖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