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陈金水还是会经常想起1956年那个遥远的夏日,那个将他的命运与青藏高原紧紧系在一起的日子。
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中央决定选调一批气象人员进藏工作。得知消息的那一天,刚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的陈金水在志愿书上写下了“到艰苦的西藏去,保证服从分配”的誓言。
为了实践这个誓言,他在雪域高原奋战了半生:
1956年至1981年,初进西藏,从藏南转战藏北,整整25年;1988年至1992年,再赴雪域,苦战藏东昌都,一干5年;1993年至1995年,三上高原,再战昌都,又是3年。
陈金水告诉记者,青藏高原的气候,很早就成为国际气象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可是直到上世纪中叶,西藏的气象科学还是一片空白。1965年10月,由他领头建立、海拔4802米的安多气象站拔地而起。这个全球海拔最高的气象站,填补了世界气象史上的空白,获得了“天下第一气象站”之美誉。世界气象组织的一位官员说:安多气象站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的一个贡献。
然而“第一”的背后,又深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困苦!
1965年9月,陈金水来到安多,展现在面前的已是一派北风呼啸、白雪皑皑的隆冬景象。他说,许多长年走青藏线的当地司机,宁愿赶夜路,也不愿在安多过夜。陈金水和同事滕建民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坡地上搭起两顶帐篷,安营扎寨,用冻僵的双手握住铁镐刨开坚硬如石的冻土,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站点建起来后,帮助建站的同事离开了,留下陈金水孤身一人守着这个矗立在荒原上的“天下第一站”。唐古拉山巅掠过的风雪,无情地敲打着他苦闷而孤寂的内心。 “一到冬天,就会觉得胸闷、气急,常常面临死亡的威胁。”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1974年隆冬的一天,十几级的狂风呼啸而来,眼看观测时间快到了,可风向杆上测风的仪器出了故障。耽误一次观测,就是一次事故,而且永远补不回来。陈金水顶着狂风刚冲出房门,肆虐的狂风夹杂着砂石马上将他撂倒在地。他艰难地爬起来,一步一个踉跄地往观测场冲,爬到10米高的风向杆上修复仪器,好几次险些摔下来,终于使得观测顺利进行。
在这里,陈金水一干就是16年。他连续值188个班,每班昼夜观测4次,记录数据数万个,无一差错,成为西藏第一个获得“百班无错情”称号的观测员。
1981年,带着一身的“高原病”,陈金水回到老家临安。原以为终于可以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可是不久,西藏再次向他发出了呼唤——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人才紧缺,又想到了陈金水。
陈金水没有犹豫,收拾好行囊,告别86岁的老母和体弱多病的老伴,再次踏上高原,到昌都气象台工作。
1992年11月,陈金水二次进藏的期限又满了。一边是91岁高龄的母亲和疾病缠身的妻子,一边是昌都气象台同事们欲言又止的神情。这一次,他又选择了他挚爱的高原气象事业。“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西藏有我的事业,西藏的土地和人民养育了我,西藏需要我,我也离不开西藏。”陈金水深情地说。
从翠竹葱茏的天目山麓,到茫茫雪域的“世界屋脊”,关山飞度,情系高原;从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到告老还乡的桑榆暮年,饱经沧桑,忠贞不渝。一位浙江人民的好儿子,把赤子情怀献给了祖国的气象事业,成为中国气象工作者的骄傲。
1996年5月7日,省委作出决定,授予陈金水同志“党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并在全省党员和干部中开展向陈金水同志学习的活动。
陈金水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一切交给党安排的精神,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激励着我省党员干部牢记宗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向陈金水同志学习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我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陈金水的故事,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浙江儿女主动要求到艰苦的环境中接受磨炼,援藏进疆、到基层锻炼日益成为干部们的自觉行动,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继承发扬“老西藏”精神和“浙江精神”,沿着孔繁森、陈金水等“老西藏”的脚步,继续在雪域高原上风雪兼程。
如今,陈金水和老伴住在临安市区一座安静的小楼内。
虽然离开西藏已经10多年了,陈金水仍然无法停止思念那片记录了他的青春和事业的高原。在他家的墙上,一直挂着一张西藏自治区地图。每当听到有关西藏的消息,他总是要走到地图前凝视一番。
2006年7月1日是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的日子。在通车的前天晚上,他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第二天一大早就守候在电视机前,等着看通车仪式的现场直播。
陈金水告诉记者,他付出十多年心血的安多气象站,就是为了修建青藏铁路而创立的。经过了几十年,现在的工程使用的依然是他当年一笔一划亲手写下的气象数据。
“火车开到青藏铁路哪一段,那里的地形如何,天气有什么特点,我一清二楚……”陈金水激动地说着,仿佛又回到了那魂牵梦萦的雪域高原,坐在宽敞明亮的火车车厢里,疾驰在青藏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