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长三角地区民间博物馆遍地开花。然而,蓬勃之势难掩资金短缺、参观人数不足等问题,大多数民办博物馆难以为继。日前,宁波鄞州区出台了一项鼓励民办博物馆发展政策,从资金补助、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了详尽的扶持措施:如个人和民营企业出资筹建博物馆,补助最高可达400万元。如果是免费和低价收费的博物馆,还可按参观人数、展览次数等得到经费补助等。
民办博物馆为什么可以享受政府补助?一个原因是:博物馆实在太少。发达国家平均10万人即拥有一个博物馆,我国平均60万人才有一个博物馆。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盛世收藏”热的兴起,人们文物保护和收藏意识的提高,都为民办博物馆的兴起打底、撑腰。事实上,也只有民办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博物馆丰沛的社会效益才能水到渠成,并呈“井喷”之势。鄞州区民间博物馆建设的热情不断升温,在建和筹建的12座博物馆中,有9座是民办博物馆,便是生动的注脚。
办个博物馆不容易,扶持是必要的。与其他企业不同,博物馆投入较大,产出较小,且是社会效益多、经济效益少。让文物及博物馆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整个博物馆事业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政府的扶持至关重要。观念转变了,文化自觉了,并予以民办博物馆应有的支持,就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博物馆。
扶持民办博物馆,体现以人为本。保障公众文化权益,注重文化惠民,提高文化服务水平,第一个问题就是降低“文化门槛”。鄞州区让民办博物馆享受政府补贴,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开始。早些时候,一些大城市把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土地拿出来建设绿地和公园,得到人们击节赞赏。当然,政府如何规划、如何投入并无一定之规。只是希望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财政倾斜中,多想一想、多问一问:老百姓最需要什么;这样做老百姓是否满意……如此方能多留些赞叹、少留些遗憾。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的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纵观历史的风风雨雨。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博物馆文化是重要的一维。一个日益重视公众文化权益的社会,必然是各类文化设施丰富充盈,且能下沉到普通民众阶层。博物馆既是旧遗产的“投影机”,也是新文化的“发生器”。愿有更多的民办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一道,成为孕育新文化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