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如何告别“后奥运综合征”
· 后奥运时代:
走出自己的路
· 奥运结束上班族病了
重归平静生活需要“身心俱调”
· 告别甜蜜的烦恼
为激动情绪寻找“现实出口”
· 正确对待“冠军情结”
要看到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努力
· 合理利用奥运精神财富
将关注点转向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后奥运时代:
走出自己的路

  “你们美国人瞧不起我们,你们以为我们缺少教养、落后,我希望奥运会将改变这一切。”这是1988年汉城(首尔)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一位韩国导游留下的“名言”。

  美国学者Sam Goffman在自己的博客中引述这句话,用以说明亚洲人的“奥运情结”,并称这种情结深刻地影响了三个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在后奥运时代的变革与进步。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京、汉城(首尔)和北京在40多年的时间里,相继举办了奥运会,并借此向世界充分展示了自己走向现代的机会,这是亚洲发展的必然。

  和东京、汉城奥运会一样,当熊熊燃烧的奥运之火缓缓熄灭,人们的视线会很快转向后奥运时代。“后奥运”这个词可能会更多地使人们联想到未来经济的走向,其实,远比经济重要的是本文开始时引述的那段话所体现的一种心态。

  我们在向世界展现了自己的成功之后,是不是也能够透过世界观察我们的目光,对自身和自身的需求有更多,也更符合实际的理解呢?

  这使我想起不久前读到过的一份有关汉城奥运会的报告。报告由总部在瑞士的住房和搬迁者权利中心组织撰写,题目是《住房、搬迁户与1988汉城奥运会》。

  从国内媒体在北京奥运会前的报道看,首尔无疑是以奥运为契机发展经济、改造城市的一个样板。当年,韩国政府借奥运会之机,在1982年到1989年的短短8年间,完成了对82处棚户区的改造工程。简陋拥挤的棚屋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座现代化的高层公寓,穿插其间的是繁华的商业区和宽敞平坦的大街。首尔由此步入现代化都市之列。

  但是,从这个报告来看,事情远非这么简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奥运会的前期建设导致了城市的过度开发,特别是住宅建设的高标准。报告认为,这与当时韩国人刻意追求西方水准有相当大的关系。

  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韩国经济就开始迅速发展,积累亦不断增加,即便没有1988年的奥运会,城市化也会进入快车道。比如,首尔自1958年开始建设高架公路,将历史上著名的城市标志清溪川覆盖,在20年后建成了四车道快速路,日车流量达12万辆。快速路两侧还接连出现了6大市场,聚集了30多万商人,一度成为首尔人引以为豪的现代都市的标志。

  1988年举行的奥运会,无疑给韩国的城市化带来了更为强劲的推动力。从报告看,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西方的都市发展水平成为韩国城市未来的样板:不仅要使首尔的建筑更能符合来参加奥运会的西方人的居住要求,也要使更多的韩国人能够享受到西方式的生活。

  当城市化的模板更多地带有西方色彩,首尔的“美丽城市”计划也就很难避免走上过度开发的道路。当时,被迁移的居民有很多都是低收入者,他们对住房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希望能有廉租房供他们租住,而不敢奢望什么三室一厅的中产住宅。但是,城市的规划者却忽视了这些人的需求,在他们看来,那样的住宅并不符合一个能够举办奥运会的现代韩国的形象。

  1988奥运会后,首尔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并没有解决。城市的规划者只好回过头去,寻找更适合韩国人自己的住房建设之路。

  奥运会后,韩国建设交通部推出了“200万住房建设计划”,在六七年的时间里,建起了大量小户型的租赁公寓楼,这才缓解了因奥运会带来的大量低收入居民住房不足的严重问题。韩国人也学会了以一种更加现实的目光来审视着自己城市化的道路。

  汉城奥运会这个典型的例子表明,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后发国家将会始终面临西方化的诱惑。问题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奥运会或是别的什么世界性的机会,来展示自己能够比西方做得更漂亮,来获取世界的赞誉,而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据《东方早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后奥运时代:
走出自己的路
2008-8-29 48256F32002924A6482574B30017983E[B1-童颖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