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奥运会已闭幕,人们需要赶快从“后奥运综合征”中摆脱出来。但这并不等于遗忘奥运,正相反,“奥运精神”应该成为13亿中国人在未来生活、工作中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理性力量。
令人欣喜的是,奥运过后,各个城市射箭馆、跆拳道馆等健身场所人气骤升。显然,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用更现实的方法,转移自己的“奥运热情”。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杨小微建议,一方面,大家可以更为广泛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结交新的朋友,把注意力从电视机前转移过来。另一方面,还应及时调整作息,让生物钟有规律,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针对一些即将开学的青少年儿童,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正确引导,帮助孩子们顺利从奥运的“兴奋期”转入“平稳期”,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孩子们实现情景、关注的转换,从原来对赛事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奥运精神的探索,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杨小微认为:“北京奥运的骄人成果确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豪,人民为之兴奋、为之激动的情绪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奥运会已经闭幕,如何及时地调整过来,把奥运带来的激情和感动转换并延续下去是目前至关重要的事。人们应当理性调整自己的状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投入到常规的学习生活中去,把奥运的精神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
例如,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和谐”应该成为指导当下中国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奥运期间,办公室里大家的共同话题多了,同事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都变得同声共气、相互体谅了,人与人之间的气氛似乎突然变得美好了许多……”在奥美广告公司工作的林先生说。在后奥运时代,如何延续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则需要每一个人的自我规范。
“对中国人来说,奥运承载了太多感动,太多震撼。但是,当我们离开赛场,把频道切回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奥运精神仍然可以影响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成为我们放飞梦想的原动力。”杨小微指出。
复旦大学教授、社会学家顾晓鸣也表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取决于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对完美的努力追求。希望在后奥运时代,中国人能将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运用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让奥运精神真正造福中华民族。”
(本报综合《经济参考报》、《信息时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