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春天,在浙江温州,一个国家级的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成长起来。16年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国家级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建区方针,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胆创新,艰苦创业,开发建设了2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突破了3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实现了120亿元的生产总值和16亿元的财政收入,实践了“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的庄重承诺。
东海之滨,瓯江之畔,一座崭新的滨海新城正在崛起。
谋变
——转型提升中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拓展发展格局:三园一基地
1992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市区东部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浙江南部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始了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发展蓝图的创业历程。如今,在这块5.11平方公里的区域上集聚了一批电气机械、通讯设备、服装、鞋革、塑料制品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1998年和2000年,经历了成长喜悦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凭着不断积累的综合实力和先发优势,先后承担了省级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的开发建设任务,开始了1+1+1〉3的发展历程。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以完善更新配套和提升产业为己任,重点做好“腾笼换鸟”的文章,加快了开发区转型提升的发展步伐。2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域,以每平方公里1.5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密度创造 “八通一平”。已有100来家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高、贡献水平高、产业带动高和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的项目入驻,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兼顾并重、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城区。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搭建了国家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温州科技城等自主创新平台。借助这些载体,温州开发区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引进和培育机电一体化、电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家,省级以上占30家,拥有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0家,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3.64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40%。
十六年的艰苦创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累了不断争先升位的综合实力,锤炼了创新创优的开拓精神。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创新旅程:响应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展温州沿海产业带经济的号召,率先启动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一期7.8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再一次启动了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创新发展模式:以民引外,民外合璧
中国开发区协会2005年对温州开发区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全区民营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2.3%,工业企业技改和房地产建设投资100%是民营企业投入,民营企业创造的就业占全区的98%。发达的民营经济是温州的最大优势和最大品牌,也是温州开发区有别于其他国家级开发区的最大特点。
近几年要求进入温州开发区的民营企业非常多,甚至有“到开发区要土地比登天还难”的说法。在民营资本如此充溢的情况下,开发区为什么还要注重引进外资呢?尽管民营经济具有极强的创造财富的活力,但与国际化企业相比,在技术、品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对温州开发区而言,发展民营经济是“扬长避短”,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则是“取长补短”。
正是基于这么一种危机感和前瞻意识,温州开发区从2002年以来,在继本土化的民营经济大发展后,再次尝试以民营经济吸引外国资本的新路径。
有一组2002年和2006年的对比数字,可以佐证开发区突破招商瓶颈进而实现“温州模式”的创新:从项目规模来看,2002年外资项目平均投资额为558万美元,2006年为1908万美元,两者之比是3.5倍;从项目的科技含量来看,2002年外资高新技术项目占项目总数的25%,2006年占项目总数的73%;从投资强度来看,2002年外资平均每亩土地总投资为12.7万美元,2006年为38.4万美元,也是3倍多。
在土地十分稀缺的情况下,开发区进一步提高投资门槛,引资项目从以往的以服装、鞋革、轻工等传统产业为主,转变到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如富士电机公司,把投资额近亿美元的生产销售电梯、立体车库、电机机械光学设备项目,落户在温州开发区;10万平方米的温州新世纪商务楼完成对外招商挂牌,引进60多家三产企业和服务型行业,实现开发区楼宇经济的新突破。
同时,开发区还制定促进“以民引外”的扶持政策,具体包括保障要素供应、建立奖励制度、鼓励自主创新、扶持自主品牌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多个方面。
通过技术引进、管理提升、腾笼换鸟、借助外脑、合作研发等合作模式,解决了温州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多个难题。如浙江大众实业公司引进世界500强百安居的项目,就是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腾笼换鸟”,实现了“零土地招商”;和合拉链公司同德国瑞斯拉制造公司嫁接,温州汽车零配件产业龙头企业胜华波集团公司与卢森堡知名客商共同投资组建温州艾克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则解决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难题……
至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功引进并投产的外资项目有170多个,美国可口可乐、泰国正大集团、英国翠丰集团、日本富士等世界500强企业的落户都是近几年“以民引外”的成果,“民外合璧”项目占近几年来引资项目的70%以上。
更新发展理念:守住绿色“生命线”
从建区至今,温州开发区共引进建设项目1129个,关停451个,未投产138个,否决进区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其中超千万美元的项目5个——这是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6年来拒绝污染企业的一组数字。
“从表面上看,拒绝污染企业进入开发区,是做了一个‘减法’,但是,从长远利益看,坚持环境保护高标准,应该会带来招商引资的‘加法’效应。”温州开发区环保局负责人一语道出了“拒绝”背后的深远意义。
近年来,温州开发区加强了对招商引资项目入区的环保审核,严格控制重污染源进区。为了把住环保关,开发区突出建设项目前置环境管理、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和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从根本上保证了环保“第一审批权”落到实处。摒弃传统的招商模式,把目标锁定对区域经济带动力大、对环境污染小的质量效益型、资源再生型项目。目前,开发区引进的项目中,电子、建材、医药(二次加工)等规模型、高科技型、低污染的企业占93%以上。
翻着白沫的黑色污水,经过微滤、反渗透处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这座每天接收约5万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滨海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目前国内先进水平的 “硅藻精土+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常规的污水处理厂,每1万吨处理规模需要用地15亩,而采用这种技术只要2亩多一点;投资方面,常规工艺每1万吨需要1500万元,这种技术则只需要700多万元;运行方面,不仅基本做到全自动无人值守,比常规工艺节约50%左右。”说到这项工艺的好处,开发区市政环保局局长彭魏滨显得很兴奋。
从效益看,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为城市污水排放最高标准,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工业废水技术较为成熟,经硅藻精土处理后产生的栅渣、污泥可再生利用。
目前,日处理7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也已经开始建设。另外,中水回用工程、污泥综合利用热电项目已经启动。
2002年,温州开发区管委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保部)正式批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系浙江省内首个取得示范区称号的国家级开发区。2007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正式批准启动生态园区创建工程。
共享发展成果:奏响和谐之音
开发区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向农民征用土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建区以来,20多平方公里已经得到开发。如何确保被征地农民能够分享开发区的建设成果?
对于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温州开发区从最初的货币补偿,到后来的“货币补偿+店面”,再到现在的“货币补偿+留地安置”。
在温州开发区,农民土地被征用之后,除了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村级集体还可获得被征用土地面积15%的返还用地,其中10%可用于二产开发,5%可用于三产开发。
自2001年以来,温州开发区滨海园区共计征用土地1.5万多亩,其中有近2000亩被返还给相应的村级集体。
实行留地安置政策之后,村级集体也拥有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土地,只要得到合理开发,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收益,被称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生蛋的鸡”。
与此同时,温州开发区还及时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保以及就业培训。近年来,先后投入百万元资金,针对区内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为企业“量体裁衣,下单培训”,培训企业所需2.2万人。
仅2006年,就有近3000名被征地农民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再就业后,可同时享受养老、生育、医疗、工伤、意外等保险,使被征地农民终身保障得到切实解决。
温州开发区目前已经有近10万外来务工人员,这么多“新温州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社会和谐。
从2008年至2011年,全区平均劳动力工资水平年均增长10%,社会保险覆盖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这是不久前印发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创新跨越式发展计划》明确提出的目标。
“开发区管委会为外来务工人员主持公道,不仅体现在有关个案上,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开发区积极探索,从制度层面加强了维权的有效性。”开发区人事劳动局局长朱斌这样对我们说。
从2004年开始,温州开发区率先在温州全面推行“欠薪保障金”制度,根据这一制度要求,凡在开发区办理租赁手续的企业,必须事先缴纳欠薪保障金;建筑施工企业在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的同时,必须缴纳欠薪保障金。这一制度推行之后,从源头上有效解决了租赁企业携款逃匿或建筑施工企业层层转包后员工领不到工资的问题。
欠薪保障金由劳动部门负责收取,并在开发区财政支付中心设立欠薪保障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欠薪保障实行交纳欠薪保障金与追偿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发区租用厂房的企业每家缴纳5万元欠薪保障金,建筑企业按工程项目合同额2%的标准缴纳最高为30万元的欠薪保障金。由于欠薪保障金的支撑,原本属于欠薪“高危”行业的租赁企业、建筑企业未发生一起因欠薪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的温州开发区内,处处跳动着发展的音符,奏响着和谐的乐章。在这个推进科学发展、创业创新的新阶段,温州开发人正在续写更加精彩的“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