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捧回世遗“桂冠”  保护任重道远
· 凸显江南文化特色
· 南宋御街遗迹
要穿“玻璃外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小青瓦 木门窗 坡屋顶
南宋御街遗迹
要穿“玻璃外衣”

杭州中山路御街设计方案公示
  本报杭州7月7日讯 (记者 毛珺 通讯员 翁焕明) 今天,杭州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的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御街设计方案在杭州城建陈列馆(红楼)公示。备受关注的中山中路112号御街道路遗迹如何保护?沿中山路建筑立面如何修缮都有了明确的设计雏形。

  今年3月,在杭州中山中路112号一民居,考古专家发现地下宋代“香糕砖”路面,南宋后期的石板路,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石板、粉沙土路面等叠层的南宋御街遗迹保存得相当完整。根据新的设计方案,这里将变成面积397平方米的开放式御街陈列馆。

  据负责中山路有机更新策划的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介绍,御街陈列馆分两层,屋顶借鉴浙江南部廊桥采用编木拱结构,呈敞开式。整个陈列馆分为御街透明展示区、御街展览馆、平台、太湖房和辅助用房四大功能块。最引人关注的御街道路遗迹就在陈列馆入口处的御街透明展示区,这一区域特别设计了透明钢化玻璃和下沉庭院,给这条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道路遗迹,穿上玻璃“外衣”,既能保护遗迹同时又便于市民观赏。市民只要行走在街面就能一睹御街遗迹的风采。

  中山路沿街的历史建筑立面整治,则基本采用黑、白、灰的色调,尽量维持原有建筑物的色样。比如中山路十五奎巷至高士坊巷路段,有着不少青瓦屋顶和木门窗的三层老式木结构建筑,这些建筑的整治原样保留了坡屋顶和屋顶上的老虎窗,底层的商业铺位也恢复中国传统的排门。

  在中山路沿街建筑比较新的路段,则采用与历史保护建筑相仿的白色、米色、青灰等色彩,做到整条中山路风格的协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南宋御街遗迹
要穿“玻璃外衣”
2008-7-8 48256F32002924A64825747F0045AA6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