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0012版:第二篇章之重焕生机
3  4  
PDF 版
· 历史文化
已成经济
“重头戏”
· 回归水面的乌镇
· 木心失落——这不是他的乌镇
· 浙江文化
之魅
· “茅盾”归来——小镇重现“香市”盛况
· 乌镇诱人——将成“江南威尼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茅盾”归来——小镇重现“香市”盛况
  既然要打扮,那就先在面子上下功夫。承载着古镇文化和历史的正是一大批明清建筑。“我们腾笼换鸟,把商业、政治和人口适当迁出来,把古镇留出来做保护”,张建林说,“建筑是基础。没有完整大片的民居保存,古镇的特色就没有了。”乌镇人把20多万平方米老房子里的居民都迁出,修旧如旧,让老房子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但是,建筑还只是个壳,光有个壳没用。”张建林说,古镇保护的灵魂是文化,没有文化和历史,就没有文脉,“但文化这块最难做。建筑,看得见摸得着,但文化看不见也摸不着,更没有一个标准。”

  乌镇人在文化路上边走边摸索,他们首先打出的是“名人”牌。

  “乌镇是有文化积淀的地方。最有名的就是东栅的茅盾故居,但是不够。”有什么可以让茅盾活在今天?于是,乌镇人找到了中国作协,几经游说,终于让中国最权威的长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在乌镇落地生根。从2000年起,茅盾文学奖已经在乌镇颁了三届。

  乌镇还恢复了茅盾在《香市》中描写的“香市”盛况。“香市”,是乌镇沿袭了几百年的传统节日,但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慢慢淡化。“我们没有搞一般的水乡旅游节,而是将‘香市’重新加以挖掘,把当地农民请来,重现过去香市的情景。活动一推出,好评如潮。”

  在香市上尝了甜头,乌镇旅游公司一发而不可收,将年久失传的皮影戏老艺人重新请出来,将早已停唱的乡土花鼓戏加以发扬,将拳船表演、高杆船表演重新恢复;对蓝印花布、酒作坊、蚕丝作坊等濒临失传的手工作坊有机组合……

  乌镇的文化旅游之路,唤回了乌镇的生气,也唤回了游子。陈向宏回忆道,2005年,木心在他的学生陈丹青陪同下再次从纽约回到乌镇,看到人流如织的东栅老街和一排排整治修复的老宅,他第一次肯定了回来定居的愿望。

  其实,是家乡重生的“文化”让木心拾回了故乡的亲切,当时,他就对陈向宏说,乌镇今后的发展优势在于“文化源远流长”。“我回来看看门牌上乌镇东大街的门牌号,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样”。木心笑了。他找到了记忆中老家的门牌,也找到了心灵的老家。

  2006年10月,木心正式从纽约回到乌镇定居。乌镇旅游公司在他老家原址上修建了“晚晴小筑”,作为木心的居所。“我会以乌镇为据点,展开我的创作”,木心说,他要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和文学手稿都留在乌镇,“世界各国的游客都可以看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第二篇章之重焕生机 T0012 “茅盾”归来——小镇重现“香市”盛况 2008-6-27 浙江日报t00122008-06-27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