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通过网络展开问卷调查,97.9%的公众对政府抗震救灾工作表示“非常满意”,2.1%公众表示“满意”,没有一位受访者说不满意。此次调查覆盖26个省区市的样本以及港澳台地区,累计发放问卷3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340份。
广大公众对政府抗震救灾满意度达到100%,政府形象得分如此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一时刻,从中央到灾区各级政府反应之迅速、指挥之若定、救灾之及时、效果之明显,全国人民通过媒体耳闻目睹,赞不绝口,国外众多媒体也好评如潮。
政府形象在抗震救灾中得以迅速飙升,究其因主要有四:一是高度重视救灾工作。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国务院即刻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迄今已召开18次会议专门研究救灾工作。胡锦涛、温家宝等高层领导亲临灾区坐阵指挥,灾民每天都能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二是信息高度透明、公开,没有一丝一毫隐匿。三是救灾及时、有效,短短10多天已经妥善安置一千多万灾民转移,较好地解决了灾民吃饭、穿衣、看病和临时住宿等难题,连外国政府和传媒都惊讶中国救灾抢险的高效率、高质量。四是党和政府竭尽全力调动全国资源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芒映照灾区。
抗震救灾成为检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试金石,灾区成为锤炼党群、干群关系的大熔炉,在严酷的考验面前,各级政府交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答卷,用行动让灾民看到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那就是以人为本,公民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抢救生命重如泰山。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在抢险救灾中得到了最生动、最具体、最感人的诠释。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政府用行动赢得了人民最高褒奖,这是政府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政府全部价值取向中,难道还有比人民的夸奖更珍贵、更“值钱”、更有价值的吗?没有!政府应当倍加珍爱,继续用行动“保鲜”在人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